深圳商报首席记者谢惠茜
消费金融与金融科技公司勇于“尝鲜”DeepSeek,银行自然也不会落后。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工行、邮储、建行、招行、浦发与部分地方中小银行都在加速部署DeepSeek大模型。此外,银行理财领域也有机构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完成部署,更有银行推出DeepSeek配置的理财产品。
建设银行近日宣布,已引入DeepSeek模型并定制化训练,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集团的体系化应用,或将集成AI工具供下属机构使用。
工行也于近日宣称,该行基于自主研发、全栈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平台“工银智涌”,在同业中率先引入DeepSeek系列开源大模型底座,并面向全行开放使用。该行在重点领域率先试点,构建财报分析助手、AI财富管家等10余个典型场景。
有意思的是,还有银行趁着这波DeepSeek热潮推出了由DeepSeek生成的理财配置推荐。譬如,微众银行便于近期推出了产品专题,打着DeepSeek配置思路的口号,推出多款理财产品。但记者点进去页面研究后发现,微众银行实际上只通过DeepSeek对该行的理财产品提供了一个理财思路,具体的理财产品依然由微众银行本身推荐。在DeepSeek看来,该行客户“最佳”的理财配置建议应是:配置10%的活期+(货币基金)产品、40%定期存款产品、30%的稳健理财产品(R2级)、15%的纯债基金以及5%的增额终身寿险。
“DeepSeek有三大优点:开源、低成本、高效能。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DeepSeek可以通过私有化部署有效解决这一痛点。并且,DeepSeek兼顾了低成本和高性能,意味着金融机构接入大模型的效益成本比明显提高,这将激励更多的金融机构积极拥抱大模型。”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金融行业具有马太效应,但是在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诞生后,中小金融机构获得了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曾经难以触及的长尾客户,现在依靠技术赋能业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助于中小金融机构开发小众市场、下沉市场。
在武泽伟看来,目前DeepSeek可能只是大模型“亲民化”的初试啼声,未来,大模型的接入和使用门槛一定会不断降低,从而显著拓展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覆盖范围和使用深度,很有可能重塑各个领域的思维惯性和经营模式,带来革命性的生产效率提升。
“今年横空出世的DeepSeek融合多模态数据处理、知识图谱构建、智能决策引擎,特别是开源生态、低算力消耗带来的低成本优势,部署应用更具灵活性,更适配中小银行实际,将可能降低中小银行应用大模型的门槛和成本。目前,已有部分中小银行抢先入局,基于DeepSeek开源框架整合内外部数据,开发信贷风控模型。预计下一阶段,DeepSeek在信息收集处理、反欺诈识别、信贷风控、客户服务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总体而言,大模型不但将成为中小银行的数字化劳动力,还将可能加快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