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面临更高要求。然而,人工校对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数十万字的年报文档需耗时数天反复核验,错别字、数据勾稽偏差、表述矛盾等“低级错误”,不仅损害企业专业形象,更可能引发市场误读与监管风险。
对此,记者从多家沪市上市公司了解到,近期上交所向上市公司开放了文档智能核验系统。该系统基于大模型机器学习技术,为上市公司提供文稿语义错误的检测服务,形成“智能检测—实时反馈—风险预警”的信息披露运作新范式。
从“字符”到“逻辑”
覆盖多类型错误识别
除去传统拼写错误等,文档智能核验系统还可以检测出语义问题,包括对语法、敏感信息问题的检出,以及勾稽关系错误、数值错误等问题的发现。
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信息披露中使用该系统,“文件上传后,系统迅速识别出‘反应’(应为‘反映’)等错别字。”其一键检测、实时反馈的功能,节省了传统逐字核对的时间成本,让信息披露工作更加高效、省心。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使用该系统,在公告中发现错误文本“二级关标准”,系统建议修改为“二级标准”,经与相关部门核实确实应为“二级标准”。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该系统对各类标点符号差错、繁简字体识别、错别字漏字、数字千分位号以及报告编制空缺项等问题都能进行识别并给出修改建议,提升了文档审核的效率与准确性,降低了披露风险和人工复核成本。
智能核验赋能
实现工作效率提升
多家沪市上市公司实践显示,文档智能核验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披露工作效率。以往需数小时校对甚至耗时数周反复交叉核验的文件,如今借助文档智能核验系统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初步审核,减少人工复核时间,为信息披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个系统,公司年报校验用时6分钟左右,其他普通公告基本1分钟内能够校验完毕,校验效果较好,比如基础错字、多字都能够及时检验出来,对提高董办工作效率,降低低级错误很有帮助。”舒华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表示。
明新旭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有类似感受,以往需数小时校对的文件,现几分钟即可完成初步审核,对于紧急公告文件的帮助尤为明显。系统能检测出标点符号、错别字等细微错误,并提供具体修改建议,提高文档修订效率。这种细节优化增强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信息披露质量。
场景落地
助力上市公司年报信披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工作任务繁重且对信息披露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在此背景下,文档智能核验系统实现了场景化落地,助力上市公司完成年报相关公告文件的审核与披露工作。
年报动辄数十万字,文档智能核验系统对年报信息披露质量提高有较大帮助。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系统构建了覆盖年报全场景的智能校验体系,在数据纠错、语义分析、格式校对、政策引用核对等诸多方面展现了较强作用,并能够生成修改建议。
亚翔系统集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在年度报告审核过程中,董事会办公室引入文档智能核验系统,提升了工作效率。该平台操作简便,具备智能纠错能力,能识别并修正各类文本问题:纠正数字格式错误,检测遗漏或冗余文字,提示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于2024年年报披露前使用文档智能核验系统,对超过50份共约40万字的年报、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告及其它披露文件在提交披露前进行在线检测。核验系统界面简洁,检测速度较快;可以检测出文档中存在的语法、语意错误;点击提示内容可以直接找到对应部分。
嘉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在前期披露2024年度报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及临时公告等其他重要文件前均使用了该系统,公司使用后认为该系统实用性较强,降低了各类错别字、漏字、数字、单位、标点符号、空格等低级错误的发生,减轻了人工审核的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吉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在繁重的年报编制工作中,董事办工作人员采用了“文档智能核验系统”对披露的文档进行智能校验。“文档智能核验系统”在对年报全文的通篇核验过程中,纠正了文字错误。有效提升了年报及公告披露的准确性,为工作人员减少了重复的工作量。
目前,文档智能核验系统持续在精确性和全面性方面进行优化升级,以更好地契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需求,充分发挥助力信息披露高质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