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证券从业人员的“迁徙”正在上演:近日,上市公司新聘高管的公告中频现证券从业者身影,董秘、财务总监等核心岗位正成为券商从业人员的“跨界新坐标”;与此同时,公务员拟录用名单中亦出现券商背景人员。
2024年以来,证券从业人员累计减员规模超2万人,除投资顾问与分析师呈增长态势外,一般证券业务从业人员、证券经纪人、保荐代表人的人数均出现下滑。这场人才迁徙不仅是个体的选择,更是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注脚。
考公转型、跨界破局
4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25年度公务员招录拟录用人员名单中,28人有券商从业背景,较2024年大幅增加,其中5人为保荐代表人。
4月7日,上海市公务员局发布了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第一批拟录用人员名单。其中,15人有券商从业背景。
上市公司高管岗位成为证券从业人员另一大“迁徙目的地”。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宣布聘任新高管,董秘、财务总监等岗位正在成为券商从业人员奔赴的职业高地。4月23日,华恒生物公告称,聘任邓先河为公司董秘。从公开履历来看,邓先河曾任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高级副总裁、化工组负责人,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化工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
4月17日,润贝航科公告称,聘任于松松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于松松曾是国信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业务部门业务董事。
据统计,今年3月以来,至少有15位券商从业人员转型进入上市公司担任高管,董秘、财务总监等岗位成为主流选择。
超八成券商从业人数下滑
在“券商人”多元化转型的背后,券商“减员”已成行业现象。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证券行业从业人数为33.11万人,较2024年初的35.21万人,减少了2.1万人,降幅约为6%。
在128家数据可比的券商中,有107家从业人员数量较2024年初下滑,占比超八成。具体到岗位上,一般证券业务的减员人数最多,减少15246人;证券经纪人降幅最大,降幅为28.17%。
券商经历了“跑马圈地”的扩张时代——各大机构竞相招揽人才、密集布局分支机构,证券从业人员数量于2017年底达34.2万人。自2018年起,行业转入存量竞争阶段,人才规模随之进入调整通道,到2020年6月回落至32.5万人,同年下半年随市场回暖略有回升,到2023年底突破35万人;到2024年底,人数再度回落至33万人。
“过去3年招聘的应届生,如今近半数选择转岗或离职。”某中型券商华东地区营业部负责人说。
为何出走?一位前投行人士向记者道出了转型考公背后的复杂心境:“在投行,通宵修改申报材料是常态,但更让人焦虑的是价值感的缺失,超长待机的项目周期与不确定性难以转化为可感知的社会价值坐标。报考公务员是因为体制内的合规性和保障性对我更具吸引力。这不是‘躺平’妥协,而是经历行业洗牌后,对工作与生活平衡阈值、个人价值实现路径的重新校准。”
从“量增”转向“质升”
这场“人才迁徙”是行业周期与个体选择的共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券商传统的通道业务利润压缩,人才结构从“量增”转向“质升”。
从行业人才结构变化来看,投资顾问与分析师的人数呈现增长态势。截至4月25日,分析师数量从2024年初的4636人增长至5599人,增幅为20.77%;投资顾问数量为80977人,增长3966人,增幅为5.15%。
券商在今年春招中的人才布局,也与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相连。记者从招聘信息中发现,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相关岗位的招聘规模显著扩大。AI浪潮的兴起,也让金融科技成为券商春招的热门领域。
“过去行业靠牌照红利招人,现在需要真正懂产业、能创造价值的人才,跟不上节奏的自然会被淘汰或主动求变。”一位金融猎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