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马慜)近日,交银理财董事长李豪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当“衰退”和“不确定性”成为全球高频词汇,中国以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生态和创新驱动战略为世界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银行理财行业要做的,正是把这份确定性转化为亿万家庭的获得感,把宏观的“中国经济韧性”投射到每一份产品净值曲线上。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正在为资管行业开启新的战略机遇期。”李豪展开分析称,从产业维度看,我国制造业正加速向高端化、科技化、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成势,为中国资产提供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来源。从资金维度看,我国居民储蓄总额由2020年底的93万亿元跃升至2025年6月末的162万亿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1.5万元。从居民财富配置结构看,房地产占我国居民财富比重已经由2020年的54.6%降至2024年的48.7%,金融资产占比连续六年提升至2024年的47.6%,资管产品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李豪认为,新形势下,理财行业应更加注重提升以下三方面能力:
一是债券投资必须深入到产业前沿。当前信用债的收益率普遍跌破2%,再靠“票息+杠杆”的老路已难以为继,唯有把研究触角伸向科技前沿,才能在产业发展中捕捉超额收益。
据李豪介绍,交银理财已率先探路:首批5只科技创新债纳入投资组合,资金直投集成电路、电子信息、高端制造,投资全国首单民营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发布“上海清算所交银理财科技金融债券指数”,并同步发行指数挂钩产品,让投资者一键分享硬科技红利。
二是坚持跨领域的多元资产配置。交银理财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了“长短结合、双轨并行”的发展策略。
李豪进一步介绍了交银理财近期的配置动向:一是扩充资产种类,在权益资产的基础上扩充了黄金、期权、Reits、跨境资产等低相关性资产,利用资产间对冲降低产品净值波动,实现绝对收益;二是采取指数化投资,以清晰的风险收益特征为依托,快速规模化地推进多元资产配置落地。在长期发展方面,试点开展股票直投业务,逐步夯实权益投研能力,推动自主投资体系建设,打造策略清晰的拳头产品。
三是注重引入创新型资产。依托于全牌照优势,大部分理财同业开展权益及另类资产投资。交银理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权益方面,推动红利、打新、量化及可转债等业务落地,兼顾权益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在另类资产方面,开展Reits、持有型不动产支持证券等新型资产投资,有效增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