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下跌空间有限,大概率会在4000点附近反复震荡。”
“市场震荡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
4000点得而复失,放量回调背后的资金博弈
10月30日(周三),A股市场出现放量下跌,沪指收跌0.73%报3986.9点,失守4000点关口,创业板指跌幅达1.84%。两市成交额放大至2.46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700亿元,4100只个股收跌,科技板块中的通信、半导体等领跌,而钢铁、有色金属等周期板块逆势护盘。当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下午商务部公布中美经贸磋商初步成果,包括美方取消10%“芬太尼关税”等条款,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剧烈波动。
多重压力共振,调整背后的四大动因
此次A股放量下跌主要由获利盘集中兑现、外围市场扰动、技术面调整压力以及政策情绪扰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科技板块因三季报业绩不及预期引发担忧,光模块龙头新易盛、天孚通信分别下跌7.9%和11.56%,导致CPO、半导体等板块大幅回调。同时,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午后跳水,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同步走低,触发A股避险情绪。技术面上,沪指连续7日上涨后逼近布林带上轨,RSI指标超买至78.6,存在回调需求。此外,中美经贸利好落地后部分资金选择离场,叠加午后离岸人民币急贬至7.15关口,进一步加剧外资被动减仓。
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表示,指数下跌空间有限,大概率会在4000点附近反复震荡,因该位置为重要心理关口,当前成交量未明显放大,显示市场分歧较大,需通过震荡蓄势。金田基金董事长杨丙田认为,市场震荡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逻辑包括“十五五”规划明确科技自立自强方向、监管层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美联储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飞旋兄弟投资总经理陈旋也指出,后续有望呈现上升趋势,建议稳拿筹码,关注国内经济温和复苏与政策积极信号。
尽管短期波动加剧,但政策托底与基本面修复仍支撑中期向好趋势。主力资金从电子、通信等高估值板块流出,转向能源金属、银行等低估值领域,显示“高低切换”而非全面撤离。央行10月净投放6000亿元提供流动性支持,叠加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外资回流预期增强。对于操作策略,投资者应依据信号灵活应对:若反包时早盘成交突破1.2万亿元且主线板块带动,则反弹可信;轻仓者可关注资金逆势加仓与政策共振股,重仓者宜优化持仓结构,空仓者需等待关键支撑位确认。
中国平安:维稳核心资产,资金持续聚焦
中国平安(601318)作为A股“维稳护盘”题材核心龙头,凭借其保险+金融+科技三轮驱动的综合金融布局,在市场震荡中承担重要角色。公司正推进“全球急难救援”服务,推动从“事后赔付”向“全流程风险管理”转型。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余额达2060.07亿元,以物权投资为主,重点布局租赁住房、物流地产、数据中心等新兴赛道。10月29日,重仓该股的ETF资金净流入2.12亿元,3日累计超5亿元,反映机构信心回暖。截至10月29日,融资余额达238.66亿元,两融余额合计239.35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凸显其市场关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