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19:44:40 股吧网页版
中国平安MSCI ESG评级提升至最高AAA级,连续四年位列亚太区第一
来源:证券时报网

K图 601318_0

  10月27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更新2025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评级信息。中国平安凭借在ESG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综合保险行业7.3分(满分10分),最新评级由此上调至AAA级,连续四年得分位列“综合保险及经纪”亚太区第一,保持行业领先。MSCI认为,相较同行,中国平安在可持续发展各重点议题的管理投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体现了全面的ESG风险管理能力。

  评级报告显示,中国平安在人力资本发展、隐私与数据安全、普惠金融、气候治理、负责任投资、企业行为六大议题上的表现处于行业ESG领先水平,尤其在环境、普惠金融、企业治理等议题上进一步提升。据悉,MSCI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指数和ESG评级机构,其ESG评级体系受到全球投资机构广泛认可,评级结果成为全球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平安方面介绍,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平安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也是确保公司追求长期价值最大化的坚实基础。作为中国ESG发展的先行者,中国平安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紧密融入公司发展战略,构建科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清晰、透明的ESG治理结构,多维度多举措践行ESG理念。

  金融为民,构建包容的金融服务生态。中国平安依托全金融牌照优势,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截至2025年6月底,平安银行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97.29万户,普惠贷款余额4995.24亿元;2025年上半年,平安产险总计已为161万小微企业提供了189万亿元风险保障,并针对农业灵活用工场景开发“农业零工保”系列产品,为全国农业产业超165万人次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超3300亿元风险保障。通过超 42800个服务触点下沉县域乡村,为更广大的人群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科技赋能,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充分发挥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作用,全面升级绿色金融行动。截至2025年6月底,平安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达到1444.8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52.79亿元。公司承诺于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制定低碳行动路径。2025年上半年,正式启动“-5%减碳行动”,通过办公能耗管控、建立绿色采购专区、推进数据中心绿色化等方式,实现节能降碳。面对极端天气等灾害频发,平安自主研发“鹰眼”风险减量服务平台,2025年上半年累计预警自然灾害25.9万场,发出预警信息42.6亿次,覆盖6402万企业和个人客户;并利用“鹰眼”系统AI模型筛选高风险标的,提前排查并配送应急物资,助力提升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责任投资,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平安作为全国首家签署UN PRI的资产所有者,积极践行负责任投资五大原则,致力打造ESG投资的中国范本。在投资流程管理层面,平安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尽职调查、合规审查、投资审批管理等环节。截至2025年6月底,平安保险资金负责任投资规模已达10174.07亿元,其中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社会投资规模8580.85亿元,普惠投资规模148.40亿元。

  包容开放,携手员工共同成长。平安依托“实战+轮岗+培训”的立体化培养路径,搭建人才的长期培养体系,支持员工的学习和发展需求。2024年,平安各项培训投入金额达9.56亿元,人均培训时长达49.16小时。同时,平安高度重视员工的权益保障,积极倡导多元化、平等与包容,重视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通过多渠道的沟通反馈机制促进内部交流,为员工营造公平公正、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安全为基,保障客户数据隐私。平安始终以最高标准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打造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和平台,对个人信息收集目的、使用方式等进行明示告知,同时通过建立准入机制、定期监督等方式,确保第三方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遵循相同级别的数据保护标准。随着AI技术应用的发展,平安集团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进行全面科学管控,积极利用前沿技术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深入防范AI安全风险。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中国平安表示,公司将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十五五”规划为指引,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发挥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和使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为广大客户、员工、股东、社会持续创造稳健增长的价值,助力构建更具韧性、更包容、更高效的可持续金融生态。(CIS)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