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业绩。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集团营业收入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虽然受到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平安医保科技等一次性交易,以及公司可转债价值重估等非经常性因素的财务处理影响,前三季度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三季度当季同比增长45.4%。截至今年9月30日,集团归母净资产9864.06亿元,分红后较年初仍增长6.2%,体现了相对稳健的盈利能力。
从多个细分板块看,寿险改革呈现较明显成效。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46.2%;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9%。
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的财产险板块也有所优化。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整体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除了传统的车险,其非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1.31亿元,同比增长14.3%。
银行板块承压。前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实现净利润383.39亿元,两个关键指标均下跌。不良贷款率1.0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该行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59.89亿元,同比下降18.8%。
保险资金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9月30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平安方面对此解释,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把握市场机遇,加大权益配置,以保证实现长期超越市场的稳健投资收益。同时加大投入实体经济,多元化拓展资产和收益来源。
中国平安近年重点推进的医疗养老战略也有数据体现。截至2025年9月末,其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4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共计6个项目,陆续进入运营或建设阶段,其中上海项目“静安8号”已正式运营。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项目计划于年底前试运营。
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板块,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52.79亿元,通过“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473.90亿元。
记者注意到,董事长马明哲今年初点题的AI赋能主业能力建设也有“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91.5亿元。AI坐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AI代码渗透率达10%;前三季度,AI辅助销售990.74亿元;构建“AI+人工”智能复效派工体系,辅助保单复效提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