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2 18:14:30 股吧网页版
从技术先行到价值转化 AI如何穿越“达尔文海”
来源:南方都市报

  当你的脸不再代表自己,防不胜防的“AI换脸”骗局不仅威胁大众“钱袋子”,还可能冲击金融系统安全。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25年报告,此类事件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突破18亿元

  就在10月中旬,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作为国际金融市场,香港一向是金融科技的前沿风向标。从本次香港市场传递的金融科技信号看,第二期沙盒抛出了“以AI对抗AI”的探索方向。实际上,在香港这一国际金融枢纽,海量跨境业务与远程开户需求叠加,对身份验证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深伪攻防成为行业的攻艰难题。

  记者注意到,平安集团旗下PAObank(香港数字银行)与金融壹账通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作为“破题”样本之一,入选了本期香港金管局GenA.I.沙盒名单。该平台特别针对深度伪造诈骗(Deepfake)设立测试方向,借力AI重新识别AI伪造,并在头部金融机构斩获订单,获得落地。

  不过,所谓“窥斑见豹”。此番香港金融市场“用AI对抗AI”的背后,也揭示了一个新思考:近年来业界推崇AI“技术先行”导致与业务需求割裂的普遍困境,需要重新审视

聚焦1

价值割裂:AI“技术先行”的孤岛效应

  当前,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宏大叙事在全球徐徐展开,“AI in all”战略此起彼伏。今年8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出炉,“人工智能”一词出现达85次,“加快”“融合”“创新”等关键词频现,AI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成为时代“必修课”。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诸多金融机构也纷纷提出“AI First”“拥抱AI”“数字大转型”等理念,但是新概念的不断涌现与实际赋能应用的寥落形成鲜明反差。

  麦肯锡的最新研究显示,80%的公司表示使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但其中80%的公司没有显著的价值提升。许多AI项目仍遵循“技术先行”逻辑,脱离真实业务场景,最终成为孤立的存在。

  众所周知,“穿越达尔文之海”是科创领域的一种现象,是指科技创新企业从完成技术研发到实现商业化成功之间必须跨越的那段充满风险、淘汰和挑战的时期。换而言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赛道也有着难以逾越的“达尔文之海”,那就是跨越价值割裂的鸿沟,这种现象在金融领域更为显著。

  “AI创新并非高喊概念、制造噱头的‘空中楼阁’。”有业内人士提醒,从战略引领到战术落地,它不是盲目跟风,不是砸钱买硬件,也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更新,而是一次重塑业务模式、客户体验和组织能力的底层变革。它可能不会立马体现在利润表上,但它会慢慢渗透到每一个环节,风控、营销、客服、运营等。AI要转化为可落地的金融生产力,需要基础科研的打磨、海量数据的积累、场景的落地、时间的变量……

聚焦2

破解公共痛点:AI价值转化的重要标尺

  据记者观察,置身于AI时代,真正兑现技术价值、穿越“达尔文之海”有两大标志:其一是解决公共痛点,带来社会价值;其二便是通过AI科技赋能主业,释放企业级应用价值

  正如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所言,“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赋能其他产业产生增量的工具,通过赋能其他行业体现价值,它的价值必须在赋能别的产业里产生增量中体现出来。”

  这些年来,以金融为底色的中国平安正在着力打磨科技内核。在肖京看来,AI时代的中国平安一直思考,如何基于30多年的金融经验沉淀,让AI创造真正为市场所需的落地价值和场景应用,消弭“技术业务割裂之壁”,让AI与业务水乳交融,而不是盲目追风、宏大叙事

  从社会公共价值的维度看,本次PAObank与金融壹账通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就是平安集团AI科技能力在银行业应用层面的一次突破。在内地,该技术已服务于多家金融机构,累计调用量超9,000万次,拦截黑产攻击2万余起。在香港,金融壹账通已与两家本地银行达成"eKYC"反欺诈与大模型防伪项目合作,落地后预计将覆盖香港超过七成零售银行用户规模。

  “我们的破壁之道在于摒弃了将AI视为万能工具的思维,而是将AI定位为业务伙伴,深度融入金融业务全流程。”金融壹账通的专家所是阐释底层逻辑。

  这样的佐证还有不少。以“全能代理人”平台为例,该平台并非简单地将AI技术套用于保险业务,而是深度融合了平安寿险30余年的运营经验,涵盖增员、展业、绩效及客户管理全链条,力求让标准化服务与本地化需求达到平衡,真正实现AI与业务的共生共荣。从实践来看,南非耆卫保险集团自2022年引入后,已累计落地了7期“全能代理人”产品,代理人效率和客户转化率显著提升。

  从上述实践看,AI技术能否出海其实正是检验社会公共价值最好标尺,它不仅突围高端市场的技术壁垒,也意味着中国AI走向国际舞台,更为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提供了路径示范。

聚焦3

赋能主业:深入“毛细血管”的价值重塑

  与此同时,AI价值变现的另一个标志则是赋能主业。在肖京看来,平安不做“无目的的技术研发”;价值导向是每个项目、每个智能体都要讲清楚价值,没有价值的项目绝不立项。平安已经用AI创造了显著的企业级价值

  以车险为例,“自上而下”的车险定价模型在强思考大模型加持下,平安产险风控能力提升0.3个百分点。看似数字微小,但平安车险理赔规模达千亿级,0.3个百分点就是数亿元的价值。

  实际上,借助AI的场景化落地应用,中国平安在多个领域获得了显著成本优化效果。营销方面,AI出单助手实现81.2%单件平均一分钟智能出单;AI智能体辅助销售661.57亿元;服务方面,AI坐席年均节约成本近65亿元;运营方面,单个车险保单的成本,每年约以10%的速度下降,但车险的保费规模在不断增长;管理方面,微表情面审覆盖客户450万+,年均节约运营成本41亿+,年均降低信贷损失20亿;风控方面,上半年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超60亿元,同比增长6%。

  褪去浮华和幻觉,科技创新才更有底蕴。毫无疑义,AI并非“包治百病”的神话幻觉,也不是独立存在的科技利刃,它需要在千行百业的“毛细血管”“神经细胞”里彰显自身价值。从中国平安的AI探路中,折射了“重研发,更重应用”的深邃思考。

  实际上,像中国平安这种以科技为驱动力的金融机构而言,也为业界探索了一种路径:基于开源的模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利用自己的海量数据、技术基座和应用场景,实现在金融、医疗、养老垂域领域的进一步增强,让技术与应用的价值链“珠联璧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