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股回调过后,险资继续开启买买买模式。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统计发现,10月以来,中国平安及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买入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合计斥资约1.73亿港元。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及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约299万股,斥资约1.39亿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占该行H股比例约17%;增持邮储银行H股约642万股,斥资约3441万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占该行H股比例约17.01%。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系”此次增持是在银行股回调之后。7月以来银行股持续回调,7月1日至9月30日,银行板块(申万二级行业分类)累计下跌超10%。港股市场银行股也有所回调,截至9月30日收盘,7月以来招商银行H股累计下跌超10%;邮储银行H股较7月最高点累计跌幅超5%。
在业内人士看来,10月以来,全球市场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冲击,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成为市场防御标的首选,险资此时买入银行股可以抵御不确定性冲击。
上海一家大型险资机构权益投资负责人向上证报记者表示,后续建议关注关税事态出现缓和迹象的时间信号,此类信号出现后,市场即可转入进攻波段。“总体来看,我们会关注市场结构性机会:稳健的高股息标的,包括金融、电信、交运等红利板块;海外不确定性升高下具备政策逆周期调节预期的泛消费、新消费。”
展望未来,在险资持续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背景下,银行等红利资产依旧会是险资配置重点。
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在当前政策环境与宏观环境背景下,险资入市提高权益投资占比态势逐渐深化,同时美国与日本的经验则证明该路径的可行性。而在股票投资中,银行板块凭借其高股息的特点更受险资青睐,在政策、利率不变的背景下,预计险资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银行股的持仓比例。
中泰证券认为,银行股有两条投资主线:一是拥有区域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区域包括江苏、上海、成渝、山东和福建等;二是高股息稳健的逻辑,重点推荐大型银行,例如六大行。
从业绩基本面来看,银行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银行业绩波动较小,利润基本保持平稳正增长,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达0.8%,全年来看,业绩有望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从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银行息差的同比降幅有望持续收窄,利好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