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SH601288)$ $工商银行(SH601398)$ $上证指数(SH000001)$
央行最新数据炸翻金融圈!2025年下半年以来,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暴增4.11万亿元,仅10月单月就狂揽1.85万亿元,同比多增7700亿元;而同期居民存款仅微增0.62万亿元,10月更是净减少1.34万亿元——一增一减间,一场规模空前的"存款大迁徙"正在上演,万亿资金正加速逃离银行存款,涌向资本市场!

这场资金搬家绝非偶然,核心推手是"利率洼地"与"资产荒"的双重挤压。如今国有大行三年期定存利率已跌至1.25%-1.35%,活期利率更是低至0.05%-0.10%,正式进入"1字头"时代,而银行理财、短债基金等非银产品平均收益维持在2%-3%,80BP以上的收益差成为资金迁移的最强动力 。更关键的是,2022-2023年积累的9.21万亿元"超额储蓄"正逐步到期,2025-2026年预计有4.6万亿资金面临重新配置,为搬家潮提供了海量弹药 。
万亿资金究竟流向了何方?四大渠道清晰呈现资金脉络:
A股市场成最大赢家:单月约5000-8000亿资金入场,直接推动7月沪指上涨3.74%、创业板指暴涨8.14%,半导体等板块掀起涨停潮 ;
公募基金持续吸金:债券基金单月增量达5078亿,总规模突破34.39万亿,年内9次刷新历史新高,低风险属性备受青睐;
银行理财强势回归:规模突破30.67万亿,主打"最小持有期"的低波产品成为承接存款的主力,年化收益2.12%吸引力十足;
消费与还贷分流:8520亿资金用于提前还贷,3.2万亿流入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形成多元化分流格局 。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搬家潮呈现出鲜明特征:居民并非主动冒险,而是利率下行下的被动选择,资金主要流向低波动的"存款替代品",风险偏好并未实质提升 。但这一趋势已深刻影响资本市场:A股总市值与居民存款的比值仍处历史低位,中金测算潜在入市资金规模达5-7万亿元,远超此前两轮行情水平 ;而债市则遭遇"股债跷跷板"效应,30年期国债期货曾单日大跌1.33%,创年内最大跌幅 。
狂欢背后,隐忧同样不容忽视。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未流入实体经济,7月信贷负增长凸显融资需求疲软;同时散户资金涌入加剧市场波动,中证2000指数PE已达145倍,微盘股炒作升温暗藏泡沫风险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盲目追高不可取,多元资产配置才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
展望未来,存款搬家趋势仍将延续,居民资产中存款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55%逐步降至2030年的44%,每年约2-3万亿资金持续转向金融资产 。这波万亿资金洪峰,究竟会成为A股牛市的"燃料",还是加剧市场波动的"双刃剑"?欢迎评论区聊聊!
#社区牛人计划# #强势机会# #复盘记录# #炒股日记# #收盘点评# @社区精选 @股吧话题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