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板块近期有所回暖,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10多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股东、高管增持计划。业内分析认为,股东与高管增持传递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在业绩稳健、资金配置与估值优势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11月10日晚,苏农银行公告称,该行三位高管王亮、费海滨、耿植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不少于180万元该行A股。对于增持原因,公告称是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该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10多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股东、高管增持计划,并陆续公告实施进展。例如,11月7日晚,齐鲁银行公告称,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增持计划实施期限过半,增持主体合计增持金额约为315万元,占计划增持金额的90%。
除了已披露的计划增持之外,上市银行的重要股东也频频出手。例如,南京银行年内屡获重要股东增持。今年9月,南京银行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南京高科于8月7日至9月18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持股比例由9.00%增至9.99%。
股东密集增持背后,透露出什么信号?“近期上市银行股东及董监高密集增持、险资持续加仓,释放出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的信号。”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张思远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银行板块近期有所回暖。业内人士认为,在业绩稳健、资金配置与估值优势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从基本面看,上市银行整体盈利指标有所改善。Wind数据显示,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5家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其中7家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净息差呈现企稳迹象,为上市银行业绩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估值层面看,经过阶段性调整后,银行板块“高股息、低估值”属性凸显。华泰证券研报称,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低位,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凸显,对于险资、外资等追求高股息、高稳定度的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
从资金配置角度看,险资等长期资金对银行板块仍有配置意愿。“险资长期配置偏好显著,对银行股的配置力度持续加大。”张思远表示,险资配置逻辑聚焦“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定”,三季度险资进一步增持了银行股,持股数量逆势增加,显示其长期配置决心。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在新增保费入市、险资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周期考核强化等因素的推动下,险资对银行板块布局仍有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