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跌得稀里哗啦,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看点。
最大的看点,就是高股息公司的典型代表,2.7万亿市值的农业银行(601288.SH),股价又创了历史新高。
你以为银行股股价涨得慢,涨幅比科技股小吧。但回过头看,农行的A股,前年涨了42%,去年涨了60%,今年还没完,又涨了48%。三年下来,这个表现简直不要太舒服。
农行之所以长期表现很好,是因为它能长期保持高分红,其A股股息率在3.2%左右,过去十年,个别年份的股息率一度超过10%。在“0利率”的现在,如此稳定的高分红,对于机构大资金,以及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确实有很大吸引力。
而今年,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一旦大盘趋势走弱,高股息板块就逆势走强。不仅仅是银行股、水电、煤炭等公用事业板块基本都是如此。
不过,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今天,农行A股创历史新高,最高涨到7.69元人民币,而H股,虽然走势也很强,但股价却只有5.56港元。算上汇率,农行A股比H股溢价了超过30%。而从今年的整体表现看,农行H股的累计涨幅也只有33%,明显落后于A股。从估值来看,农行A股市盈率9.5倍,市净率0.99倍;而H股市盈率只有6.31倍,市净率才0.66倍。
同样都是农行,A股、H股两地上市,同股同权,每年分红的方案都一样,股价越低,对应的股息率就越高。那么,为啥农行H股的吸引力反而比A股低了那么多?
吸引力低,自然有低的道理。如果你想通过港股通渠道,以更低的农行H股股价,去享受每年同样的分红,那就一定会吃亏。
这里最大的区别,在于股息红利的税收问题。
就个人投资者而言,如果你在A股获得了股息分红,都是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分红收入1元,征税是0.2元。但是,如果你持股超过1年,就可以免税。持股期限在1个月到1年,就税收减半。只有你的持股时间在1个月以内,才会全额纳税。
但是,如果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渠道持有港股,并且获得了股息红利,不论持股时间长短,都需要按照20%的税率缴税。这税一缴,到手的也就没几个子儿了。
所以,正是这一税收差异,降低了港股银行股给内地个人投资者带来的实际回报,从而压低了银行股的估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南向资金净买入很多港股,却很少看到农行等高股息公司上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