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SZ300308)$ $中芯国际(SH688981)$ $胜宏科技(SZ300476)$
我国A股畸形炒作必将逆转:单只个股成交额竟超整个银行板块一半!
估值高达400多元、60倍市盈率的中际旭创,单日成交232亿,而整个银行板块40只股票合计成交仅455亿,这种极端分化背后是A股投机文化的真实写照。
9月23日,A股市场呈现出一幅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方面,中际旭创单日成交额高达232.78亿元,股价上涨3.90%;另一方面,整个银行板块40只股票合计成交额仅为455.1亿元。
这种单一个股成交额相当于整个行业板块一半以上的奇特现象,在全球成熟资本市场实属罕见。与此同时,胜宏科技、中芯国际等科技概念股也遭遇主力资金大幅抛售,单日净流出均超过19亿元,而银行股却逆势获主力净流入16.55亿元。
01 畸形交易结构:炒作盛行的市场表征
2025年8月至9月,A股市场交易结构呈现极端分化。Wind数据显示,7月1日至9月23日,Wind银行指数区间下跌6.76%,大幅跑输万得全A指数16.70%的涨幅。
与此同时,中际旭创等科技个股却逆势大涨。这种分化背后是市场投机思维的盛行。部分DeepSeek概念股PE已超200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泡沫。
市场交易结构畸形化首先表现在资金集中度过高。9月23日,中际旭创单只个股成交额高达232.78亿元,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市值庞大的银行股,尽管也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但成交额相对较小。
这种交易结构导致A股市场稳定性下降,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大幅波动。
02 估值极端分化:理性投资缺位的证明
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分化已达到历史极端水平。一方面,银行板块整体PB仅为0.58倍,近10年历史分位数31.27%,股息率高达4%。
已有11只银行股的股息率突破5%,其中张家港行、长沙银行分别达6.91%和6.82%。
另一方面,中际旭创等热门概念股估值高企。尽管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但其动态市盈率仍居高不下。
这种估值极端分化反映出A股投资者对短期热点的追逐远胜于长期价值挖掘。银行股尽管基本面稳健,却因缺乏“性感故事”而被市场忽视。
03 心理与制度因素:投机文化根深蒂固
A股市场投机文化盛行有多重因素支撑。从投资者结构看,尽管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已达61.6%,但交易行为仍呈现明显的散户化特征。
短期利润追逐成为主导资金流向的关键因素。市场参与者对银行股的低估值视而不见,反而热衷于追逐概念炒作。
从制度层面看,虽然证监会明确提出“构建中国式慢牛”,但市场机制仍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价值发现功能,使估值修复过程屡屡受挫。
星展集团指出,中国家庭财富中,存款和不动产占比高达86%,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为43%-63%。这种资产结构使中国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波动更加敏感,进一步强化了短线投机倾向。
04 可持续牛市的根基:价值重估与结构优化
一个可持续的牛市必须建立在价值投资与合理估值的基础上。当前A股的结构性分化不仅难以持续,还可能引发市场风险。
风险与收益的再平衡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深耕牛”概念强调市场应从“疯牛”、“快牛”向理性投资转型。
首先,需要引导资金进行长期配置。目前险资权益配置比例已提升至14.7%,社保基金上半年加仓1200亿元。
这些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推动价值重估。
其次,银行股的基本面改善迹象明显。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1.2%,但降幅已收窄。随着信贷需求恢复,银行业绩有望逐步改善,为估值修复提供基本面支撑。
截至9月23日,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收盘涨幅均超过3%,这是自今年3月底以来罕见的大涨。与此同时,南京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董监高纷纷增持自家股票,显示内部人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另一边,中际旭创尽管当日上涨3.90%,但主力资金却呈现净流出态势。这种表面繁荣与资金撤离的背离,暗示着炒作行情难以持续。
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通过ETF、量化对冲等工具正逐渐掌握市场定价权,散户直接持股比例降至历史低位。这场“静默的革命”可能最终将A股带向价值投资的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