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3 10:35:00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广汽首发全固态电池产线!能量密度翻倍,续航破千还耐高温

广汽建成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能量密度翻倍、续航破千公里在望!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可能重塑整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格局。作为传统车企中少有的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掌控的案例,广汽此举释放出强烈信号:一场由电池革命引领的产业洗牌正在加速到来。

技术革新:从“三合一”工艺到固态电解质

根据央视新闻及广汽官方披露信息,这条产线的核心突破在于两大环节。一是负极制造采用干法“三合一”工艺,将传统液态电池所需的原浆、涂布、滚压三道工序集成,显著提升效率并降耗。改进后的面容量最高达7.7mAh/cm,远超传统湿法工艺的5mAh/cm以下水平。二是彻底摒弃液态电解液,转而使用自主研发的高强致密复合电解质膜,具备不可燃、耐高温(可承受三四百摄氏度)特性,从根本上解决热失控与自燃风险。相关测试显示,新电池已通过穿钉、裁切、200℃热箱等极端安全测试,安全性实现质的飞跃。

性能跃迁:能量密度翻倍,量产路径清晰

广汽方面透露,其开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现有电池的**一倍**,达到超400Wh/kg水平。这意味着搭载该电池的车型,有望将500公里以上续航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彻底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目前产线已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生产能力,并计划于2026年进行小批量装车实验,目标应用于昊铂品牌车型;2027至2030年间逐步推进批量生产。若如期落地,广汽将在下一代动力电池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战略协同:全栈自研+开放合作构建护城河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技术突破并非孤立事件。它与广汽正在进行的“番禺行动”深度绑定——通过导入IPD、IPMS等管理体系重构研发流程,研发成本已降低超10%,新车开发周期缩短至18-21个月。同时,广汽正以更开放姿态整合外部资源:与华为联合打造“启境”品牌,全栈搭载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与宁德时代共建换电生态;与麦格纳合作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这种“核心技术自研+关键领域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帮助广汽应对当前销量下滑、利润承压的困境,为未来赢得战略主动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