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最近这手“车电分离”玩得有点意思。曾毓群在动力电池大会上直接亮牌,要把电池从商品变成服务,说白了就是不光卖电池,还要管用、管换、管更新。这个思路一转,背后其实是整个商业模式的重构。他们联手广汽和京东搞出的埃安UT super,租电版只要4.99万,门槛一下子打到油车用户的家门口,这招够狠。
你细品这款A级车,整车8.99万,电池占了整整4万,相当于车身价格的八成。一般新能源车电池成本也就占一半左右,这么高的“电池溢价”,说明宁德时代对自己的巧克力电池真有底气。160Wh/kg能量密度,一块电池200公里续航,整组500公里,一周一充基本稳了。再加上磷酸铁锂本身的热稳定性,配合京东养车做检测,年衰减压到2%以内,这套组合拳下来,用户对电池寿命的顾虑确实能少不少。
不过换电模式本身就有硬伤。电池频繁插拔,损耗比充电车高,还得集成锁止、监测这些额外硬件,单块电池成本高出15%到20%是跑不掉的。宁德时代还给电池加了BMS价值评估功能,支持二手流转,全生命周期价值提升40%,但前期投入也水涨船高。现在月租399元,五年租金2.39万,远超折旧成本,这笔账怎么算,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
眼下最大的坎还是标准问题。蔚来早就在搞换电,高端路线走得很稳,连子品牌萤火虫都下探到7.98万了,但人家换电站已经建了三千多座。宁德时代这边也在猛追,全国第800座刚落成,年底要冲千站,2026年目标2500座,野心不小。可问题是,自家体系能通换,跟蔚来不兼容,行业标准迟迟立不起来。车企技术半年一迭代,谁都不想被框死,统一接口谈何容易。虽然宁德时代承诺20号、25号电池尺寸和接口长期不变,算是带头表态了,但真正打通生态,还得看头部企业能不能坐到一张桌上。
广汽这次的角色挺关键。埃安UT super能压到这个价格,靠的是长沙灯塔工厂的制造能力,年产20万辆的规模摊薄了成本。加上京东提供用户调研数据,三方合力才把“国民好车”的概念落地。这两天广汽集团又在推和华为的新品牌“启境”,昊铂还拿到了L3测试牌照,动作不断。虽然前10个月销量同比有点压力,但在电动化、智能化这条路上,步子没停。换电这事要是真能跑通,对广汽来说也是个新机会。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