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国汽车论坛,车圈大佬齐聚,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半脱稿发言活跃了现场氛围,但紧接上场的广汽董事长冯兴亚,一句话却如平地惊雷:“广汽已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全力打响关于未来的‘三大战役’。”
激烈用词的背后是严峻的现实。今年1-9月,广汽累计销量为118.37万辆,同比下降11.34%。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广汽同期净亏损25.38亿元,这是广汽集团近10年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昊铂作为广汽高端新能源品牌,销量更是惨淡。9月,昊铂全品牌售出2095辆——而小米一款SU7就售出1.96万辆。
“大象转身”的艰难在一连串疲软数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入职广汽14年的“老兵”,身处“战时状态”的邱俊杰,也见证过广汽过往的黄金年代。时针拨回新能源浪潮刚刚兴起的那几年,他眼看着埃安作为广汽先锋,销量蹭蹭上涨,1万、4万、12万再到40万辆,“过程令人振奋”,邱俊杰说。
退无可退,广汽和昊铂到达决战时刻。
昊铂HL增程版,是广汽“战时状态”下打出的“第一颗子弹”。这款车不仅首发搭载了“星源增程平台”,还确立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山海架构”,希望增强昊铂品牌的辨识度。“我们企图通过昊铂HL对昊铂品牌形象作一个重新‘锚定’”,邱俊杰表示。但昊铂HL只是广汽“番禺行动”、引入华为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等一系列变革的剪影之一。
整个广汽集团,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革命从掌门人冯兴亚开始,今年1月,他牵头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和产品委员会,广汽由此正式进入IPD元年。不久前,冯兴亚又专程前往深圳,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取经。
昊铂产品、技术、设计三位负责人,也都感受到了这场革命带来的变化。
昊铂HL产品总经理邱俊杰告诉《21汽车·一见Auto》,早期从产品定义到开发、生产、销售,他们的工作逻辑更像一场接力赛。现在,他更像“乐队总指挥”,为一款产品的商业成功负责。
广汽动力技术研发主任祁宏钟说:“我们现在每周六都正常上班,周日偶尔也要加半天班”。广汽昊铂造型设计总负责人张明彪则表示:“在互联网、新势力更体系化的打法面前,广汽设计甚至整个广汽都经历了一定的‘迷失’,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清零’。”
1998年,任正非在文章《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里写下:“世界上最难的改革是革自己的命。自己革自己的命,比别人革自己的命还要困难。”
在邱俊杰看来,从以合资为主力到自主品牌各自发展,再到收拢资源集团统一指挥,这是广汽“历史性的转折”。革命成败与否,或关系广汽的生死。
01 “什么都不极致”,昊铂极致的痛
2025年1月,昊铂从广汽埃安子品牌正式独立为“广汽昊铂”,与埃安、传祺并列为广汽三大自主品牌,这是广汽于集团改革这一宏大棋局中落下的一子。
昊铂自埃安孵化而来。2022年9月15日,埃安正式发布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当晚,首款车型Hyper SSR也正式首秀,零百加速1.9秒,埃安给它的头衔是“中国第一超跑”“对手都在500万元以上”。
在昊铂发布之前,埃安在大众市场闯出了一番天地。2021年,广汽埃安全年销量达到12.37 万辆,同比增长 119%,在10-20万元电动车市场中占据 21.6% 的份额。“埃安起步不算早,但走得很稳。”昊铂HL产品总经理邱俊杰对《21汽车·一见Auto》评价。
但平价车既不利于品牌形象打造,也无法赚到更多利润。“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够只局限在20万元以下,我们希望把广汽最好的技术、最先进的平台聚集在一起去打造高端车型。”回顾三年前昊铂的诞生,邱俊杰感慨。
和蔚来等新势力相似,高端品牌昊铂面市后,团队在产品打法上对标特斯拉,起初全面瞄准纯电。
特斯拉最早在2008年发布首款双门跑车Roadster,售价132万元,树立起高端品牌形象。之后通过推出更便宜的Model X/S,丰富产品线并将目标瞄准需求量更高的高端豪华车市场。
《21汽车·一见Auto》获悉,百万跑车昊铂SSR立项后,昊铂HT于2019年立项,昊铂HL则于2021年立项。2022年12月30日,昊铂GT亮相广州车展,价格涵盖21.99 万至33.99万元;2023年10月19日,昊铂HT亮相品牌发布会, 价格涵盖21.39万至32.99 万元;2024年11月 15日,昊铂HL亮相广州车展,今年8月19日昊铂HL增程版上市,价格涵盖26.98万至31.98 万元。



由上至下分别为昊铂SSR、昊铂GT、昊铂HT、昊铂HL
可昊铂没有新势力们的好运气,其在冲击高端的路上并不顺遂,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超跑市场本身容量极小且高度封闭,高度依赖品牌溢价。对此,新势力有天然的优势,“他们从零起步,产品聚焦,更容易建立记忆点”,邱俊杰说。
而相比传统车企孵化的高端品牌新车——仰望U8、极氪001FR,昊铂首款车昊铂SSR激起的水花也最小:2023年,仰望U8销量突破3000辆,成为百万级国产车销量冠军;极氪001FR限量卖出99台,而昊铂SSR仅卖出15台。这是因为从传统车企孵化而来的其他高端新品牌,要么选择合适的价格,要么在细分市场打出记忆点。
相比起SSR,极氪001 FR以相对“亲民”的定价(76.9万元)和限量的方式,既提升了极氪品牌的整体形象,也展示了极氪的四轮扭矩矢量控制等顶尖技术;仰望U8虽然起售价109.8万元,但巧妙地避开了超跑这个小众市场,选择了“豪华硬派越野”这个同样高端但实用性更强的赛道。
但昊铂SSR 作为“中国首款量产纯电超跑”,虽在技术和参数上亮眼,但品牌的建设还在初期,难以在开局就支撑百万定价。最终,昊铂SSR在销量榜上却“查无此人”。
不过首款百万跑车的作用更多是“秀肌肉”,销量没那么重要。但昊铂SSR之后推出的GT和HT,也像一个“全面均衡”的学生,没有躲过品牌模糊的阴影。可对于一个选择20万元新能源品牌的车主来说,他们想买的不是“水桶车”,而是想要一种明确的“价值感”,一种值得炫耀的社交筹码。
什么都有,却什么都不极致——这是昊铂最极致的痛。
昊铂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极卷的竞争中,昊铂选择了用特殊的“门”加强它的记忆点——昊铂 SSR 采用了蝶翼门,而 GT 和 HT 则分别采用了旋翼门和鸥翼门。
但这却迎来了两极分化的评价:一部分消费者认为“旋翼门”、“欧翼门”增强了昊铂的个性,在传播中也更有助于品牌话题的扩散。
但负面评价也不少:不少用户反映这些独特的“门”异响、漏水,甚至有GT车主反映车子还没停下来,门就打开了。还有用户认为车门与车身设计需要统一,“如果车身低矮流畅,车门长宽比高,那搭配起来就是”大鹏展翅“;但一个高胖的车身搭配宽厚的车门,那就是‘野鸡乱扑’。”
同样做“鹏翼门”,小鹏P7i收到的反馈却更积极。除了因为品控更好以外,还因为小鹏将智能化因素融入。比如,鹏翼门由双NVIDIA DRIVE Orin 计算平台驱动,有508TOPS 算力;整车集合车门侧超声波雷达、车侧超声波雷达等6种感知融合方式,可实现两侧障碍物测距。鹏翼门相当于为用户变相升级智驾,将独特车门变为豪华感升级的一部分。
对品牌影响更为本质的问题是:昊铂早期与埃安的从属关系,使其高端化困于“埃安烙印”,始终难以摆脱"网约车升级版"的公众认知。
而另起炉灶是擦亮品牌的最好方式之一。2024年年底,广汽集团发布 "番禺行动" ,目标是激活自主品牌,需要明确各品牌的分工与定位。三大自主品牌中,埃安主攻纯电大众市场,传祺坚守传统燃油与混动,而昊铂将始终围绕 “科技、豪华、高品位”,肩负着广汽新能源冲击高端的使命。
自此,昊铂彻底独立。
02 放下执念,拥抱增程
品牌独立之前,昊铂的改变早已悄悄发生。
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增程式电动车销售64.2万辆,同比增长181%,新增41.4万辆,但市场份额仅为2.9%,是一片待开拓的新大陆。昊铂放下All in 纯电的执念,祁宏钟团队开始开发增程平台,并在日后取名“星源增程技术”,在昊铂HL上首次搭载。
祁宏钟是一名“老广汽”,入职广汽已有8年,他向《21汽车·一见Auto》回忆,广汽并不是“增程新兵”。2010年,我国三电开发还很落后,广汽接手了国家 863 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重大项目,里面特列“新能源增程的乘用车”,“这是广汽增程的起点”。
根据这个项目,2014 年 11 月,广汽开发出国内首款量产增程式纯电动轿车——广汽传祺GA5 REV ,并销售了五千余台。

2014年GA5 REV在广州车展上市
但和上汽通用等传统车企一样,有增程技术的广汽,转头开发起了纯电产品。
毕竟那几年,主打纯电的新势力春风得意。2020年6月,特斯拉市值1901亿美元,第一次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车企;蔚来股价一年上涨超过20倍,市值更是达到730亿美元。当时的市场认知是,纯电是主流,而增程是一种“落后的技术”。
除了认知外,祁宏钟告诉《21汽车·一见Auto》,“传统增程的痛点一直没被解决。”
他们团队发现增程存在两个致命缺陷:第一,当时市面上能够找到的发动机质量差:振动大、功率低、油耗高,这又导致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低、油耗高;第二,当时的电池质量也差。“好不容易充点电,一跑就没有了。”
广汽动力技术团队转做插混,尝试“用发动机直接介入的方式改善增程的问题”。直到两年前,发动机、电驱、电池的条件终于达到了祁宏钟预期的水准,增程技术被广汽重新拎起。
可与此同时,其他车企也都找到了解决传统增程痛点的“钥匙”,而且技术路径趋同:为了解决声音吵、油耗高,昊铂HL和智己LS6都用了ERNC主动降噪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等等。800V高压平台、5C超充也成为车企标配。
尤其相似的是,昊铂HL和智己LS6都搭载了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昊铂HL的纯电续航里程为350km,而智己LS6的续航里程高达450km。并且智己LS6使用了800V碳化硅飓风电机增程版,其材料硅钢片薄度低至0.2mm。
广汽星源增程技术的独特性在哪里?
在如何提高驱动电机的能量密度上,祁宏钟的思路与智己LS6有明显区别:“之前大家的思路都是把硅钢片做得越来越薄,但我们决定选择不同特性的材料”,企图更大幅度降低“铁损”,增加电机所作的功。
祁宏钟放弃了硅钢片,选择“非晶电机”,后者最初用在其他场合,而并非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祁宏钟说,“非晶电机”从验证到量产的距离,是两年半时间,和上千次实验。
“关键指标是冷却速度——铁水冷却成材料,到底要多快?”他告诉《21汽车·一见Auto》其中的关键点。
“光这一个点我们就研究了好几个月,最后发现是‘10的10次方度每秒’。”也就是说,把铁水从熔化状态冷却到实际状态,一秒钟要下降大概百亿度,才能实现广汽团队最终需要的非晶材料。“哪怕改变一个微小的参数都不行。”

夸克电机2.0-非晶碳纤维电机
星源增程技术的第二个独特性,是“曲轴直连”。传统增程系统中,发动机的反应偏慢,高速工作时输出的扭矩会出现不定型的波动,电脑只能尽力将其控制在正负30转以内;但另一边,发电机转速更快,控制精度也更高。
为了将二者连接,行业的解决方案是在中间加一个“扭转减震器”,以降低进入电机端的扭矩幅度。而星源增程系统将扭转减震器直接拿掉,把发电机转子和发动机的曲轴刚性连接。
但这之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增程系统发生破坏甚至断裂。
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后,广汽团队最终成功缩短了增程系统“30毫米左右”的空间,可以在启停发动机时将其控制到一个精准的位置,同时让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处在最高区间。
这一成功的结果是,星源增程系统的油电转化率达到3.73kWh/L ,高于国内主流水平的 3.4kWh/L。广汽将三层加满水的高脚杯放在昊铂HL的前机盖,发动机启动时水纹几乎毫不波动。

星源增程采用发动机“曲轴直连油冷”发电机方案减少传动损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本被认为“落后”的增程技术,近一个月以来经车企改良之后,纷纷被搭载在新车上扎堆市场:8月15日,新一代智己 LS6 搭载“恒星增程”,搭载宁德时代的骁遥电池;9月10日,小鹏G7增程版亮相工信部新车公告,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增程汽车市场已然成为一片红海。
市场质疑“星源增程”的入场太晚,但在祁宏钟看来,“永远不晚”。他认为,“当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固态电池来临的那一天之前,增程车永远有市场。”
但对昊铂来说,技术加持只是一时,星源增程将陆续搭载至广汽更多车型上,下一个“幸运儿”将是埃安RT。在刺刀见红的新能源市场,昊铂还需要形成更体系化的打法。
03 过去聚焦竞品,现在瞄准用户
2015年前后,汽车市场增长迅速,广汽和传统车企一样,造车的打法是“扫描市场、聚焦竞品”。
以传祺GS8为例,这款车诞生前,中大型7座SUV市场几乎被丰田汉兰达、福特锐界等合资车型垄断,价格偏高。GS8以16万-26万元的售价,提供了同样大气的外观和宽敞的空间,成为高性价比“平替”。2015年,第一代传祺GS4推出,上市4个月销量破10万辆,上市4年成为中国最快突破百万销量的 SUV 车型之一。
“GS8的成功有时代的原因,那个阶段没有太多的竞争者,一款车可以卖的量非常之大,所以‘以用户为中心’没那么必要。传统车企有很强的技术壁垒和自豪感,所以会忽略掉一些东西。”张明彪对《21汽车·一见Auto》总结。
但当整个汽车市场变成红海,传统车企的打法似乎不适用了。天生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势力们,会去找更加个性化、更加细分的长尾市场,描摹出用户画像,再针对用户开发产品。
“作为传统主机厂,相比新势力,广汽可能在用户思维方面不够聚焦”,邱俊杰在接受采访时说。时至今日,汽车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广汽“不再找一个没有人走过的路,而是研究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是我们做产品的出发点。”邱俊杰说。
为了翻盘,昊铂选择拜师华为。华为的IPD,是一套开发产品的模式、理念与方法,核心思想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团队的协作和管理,能够持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并获得成功。在IPD理念中,产品的开发不能建立在个人英雄或者技术奇迹之上,而是要基于市场需求,把成功建立在组织之上,“从偶然变成必然”。
昊铂HL于21年立项,而广汽引入华为IPD流程在今年4月,8月5日,广汽又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用户洞察部,规划规模200人。
邱俊杰向《21汽车·一见Auto》介绍,“HL与改革的关联度没那么强,但IPD仍然为昊铂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他们借IPD找准了昊铂HL的用户人群。现在昊铂乃至广汽进行用户挖掘的方法论,是首先从每款车的价格区间入手,找到对应的大类人群。再具体到这款车型需要实现的商业目标,继续寻找对应的细分人群,将大类人群根据特征不停的切分再切分。
比如昊铂HL,先根据其26.98万元起的价格定位奶爸、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等,再根据各种调研方式,将用户具象化——比如昊铂HL所精准定位的用户群体之一,就是“希望体验到最新的科技,但又得能把车开到单位停的公务员。”
在华为IPD的理念中,“结构化的开发流程”是重要的一部分,产品开发要严格遵循机制,如果不进行监控,后期将不断返工,前期投入成为沉没成本。
对此,邱俊杰有深刻体会。从前昊铂在早期立项时只需要简单做市场调研、竞品分析、技术平台方案的检讨,大概就确定新车的开发目标,但由于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确认开发目标后需要调整的变化越来越多。
“现在昊铂在早期商业化论证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寻找未来更大的确定性方向,中间变动的范围会更小,这是IPD以后最大的变化。”
设计端也是如此。张明彪回忆,IPD改革之前,汽车设计处于“无序”的状态,设计中心会在做不同产品的发散,再根据产品部门需要的车型,从储备库里挑出一款设计来配合。但IPD改革之后,汽车的开发变为项目制,主要的设计师和负责人要介入到项目前端的产品定义,与大家在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范围内进行设计的发散,更“有的放矢”。
而“端到端”是IPD的精髓,IPD强调产品定义的“始端”与营销的“终端”之间所有的“部门墙”要全部打通,共同为结果负责,让产品成功真正“从偶然到必然”。
这首先体现在广汽集团对产品总经理的重视上:广汽将产品本部升级为一级部门,并设置了多位产品总经理,还优先将许多关键的项目集中在集团办公,方便与产品总经理的对接。
邱俊杰说,过去,昊铂之前的工作逻辑更像是“接力赛”,交接棒从调研传递到企划、定义、开发,再传递到生产和销售。“现在我们所有的产品总经理,就像一个‘乐队总指挥’,把业务流程给串联起来。此前从未有过这样一个角色。”作为产品总经理之一,邱俊杰深有体会。
04 重塑之路,机会与拧巴
重塑产品开发流程之后,昊铂正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而时间愈显迫切。9月19日,广汽与华为合作创立的“启境”品牌正式成立,据媒体消息,启境已规划一款轿车与一款SUV,主要面向30万级市场。
同为豪华品牌,启境有华为光环加持,昊铂必须明确告诉消费者自己是谁,才能形成区分,避免内部竞争。而邱俊杰将昊铂的定位,总结为“智能化”和+“信赖感”。
启境的产品在智驾、座舱等方面搭载的都是华为最新的技术,而昊铂则坚持“自研”,如昊铂HL搭载了广汽自研的GSD高级智驾辅助系统。邱俊杰透露,昊铂HL在开发过程中,智驾测试里程达到2000多万公里。
豪华感方面,启境面向更倾向于“尝鲜”华为产品、更愿意为华为买单的消费者。而昊铂的豪华感,本质的心理逻辑是安心。昊铂HL的解读是‘回归经典、回归传统’的,希望带给用户一种相对熟悉的豪华感。这背后的审美和心理逻辑是‘熟悉’,熟悉带来安心。比如,这次昊铂HL内饰的沙棕、丹霞与外饰的深蓝、黝黑色,与传统豪华品牌BBA的内外颜色类似;而前面的两个罗马柱大灯,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在教堂中矗立的大柱。在多种豪华感中,昊铂试图回归用户更传统的审美点。

昊铂HL前灯的罗马柱设计
用IPD革命开发流程,叠加“智能化+”信赖感的品牌定位,昊铂开始重塑自我,唯一的疑惑是能否从一而终。
8月29日成都车展,广汽昊铂全球首发了品牌旗舰轿车——昊铂A800。昊铂A800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4.0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和Harmony Space 5,以“含华量”为卖点。可此前邱俊杰却称,昊铂将坚持使用自研的智能技术。
并且,昊铂A800采用了全球最长的6m光环灯带,设计固然惊艳,但前后脸没有“H”型语言,即“山海架构”,这是昊铂刚在HL上确立的家族式语言。


由上至下分别为昊铂HL、传祺1 Concept概念车与昊铂A800
《21汽车·一见Auto》独家获悉,昊铂A800就是此前广汽传祺概念车 1 Concept的换壳,可以视为是它的量产版。
这背后可能是广汽急于推出新车挽救销量的焦虑。广汽的2025半年报中显示,广汽车型标准开发周期已缩短至18个月。广汽将在未来的广州车展上掀起新车攻势,埃安i60、广丰威兰达、广丰铂智7等众多车型都将亮相。
昊铂A800的上市,可能在短期能够拉升昊铂品牌的销量,但从长期看是“饮鸩止渴”,让刚具备辨识度的昊铂品牌,在消费者的记忆中又变模糊。
设计上的拧巴还不止于此。邱俊杰向一见Auto介绍,由于昊铂前三款车型采用特殊的“门”造型后,市场反响一般,所以没有再使用。起初昊铂HL也尝试过使用对开门,但后来因取消了B柱,为用户的安全着想,舍弃了该设计。前段时间成都车展亮相的旗舰轿车昊铂A800,也没有再在“门”上下心思。
可目前给市场展示的昊铂Earth概念车,却又采取了对开门的形式。所以,“门”到底是否属于昊铂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反复无常的变化,不利于消费者形成对昊铂的稳定认知。

昊铂Earth概念车的对开门设计
在IPD流程的引入和学习中,广汽还遭遇了“水土不服”。祁宏钟告诉《21汽车·一见Auto》,在IPD改革之前,动力技术研发周期很长,其探索必须“先行”,团队在综合技术和法律形成判断后,再和产品部门协调。但IPD改革之后用户需求显著增多,使团队只能优先满足来自市场企划端的需求,“之前冲着三五年之后做的探索工作大幅减少。”
这跟IPD理念之一相悖。IPD认为,产品开发要与技术开发分离,必须提前识别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做好技术和平台的中长期规划,并形成可复用的平台,保证产品有竞争力。
如何平衡“长期”的动力技术研发,和满足用户“短期”的细分需求,可能是之后祁宏钟团队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况且,一些车企已经从学习华为,到走出华为。理想最早在2021年就引入华为IPD,但在24年实现7个流程互锁以后,2025年已经开始向小米学习。22年G9的失利促使小鹏转向华为,实现P7+和Mona M03的成功以后,何小鹏在2024年年底称小鹏的XPD已经迈向2.0版本。IPD不是广汽自我救赎的终点。广汽需要在IPD的学习中进行具体的调整,在自己的土壤里种出花来。
去年的“番禺行动”,冯兴亚曾立下“军令状”:计划到2027年让自主品牌占广汽总销量的60%以上,挑战年销200万辆的目标。今年年初,冯兴亚放出豪言:“未来三年,不设上限支持昊铂”。
昊铂HL这场硬仗,表面是昊铂的寻找自我之战,实质是衡量广汽改革的成败之战。如果昊铂在今年成功用销量证明其品牌价值,其“科技豪华”的诺言才算被兑现,广汽才算首战告捷。番禺行动已近一年,离春暖花开,广汽还剩两年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