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6 04:28:10 股吧网页版
过度营销和夸大宣传“急刹车” 安全与规范回归叙事中心|2025上海车展
来源:界面新闻

  4月23日,上海车展盛大开幕,超百款新车亮相,140余场发布会,可谓是车圈的一场盛宴,本应在这个秀场大展身手的汽车公司,在本届车展变得“拘谨”,不同于去年的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汽车公司此次并没有大肆宣传自家的智驾有多么厉害,而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智驾宣传上低调。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以往常被提及的“自动驾驶”的表述鲜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驾驶辅助”。

  比亚迪将自家的天神之眼系统从原来的“高阶智驾”更改为“驾驶辅助”,“代客泊车”也变成了“下车泊入”;华为推出的新一代高阶智驾系统ADS 4也在中间加上了“辅助”二字;风波之后的小米汽车变得低调,展台宣传视频中较以往减少了智驾的比重;长城汽车魏建军则表示,智驾平权夸张,不敢随便讲。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车展前一周监管层的一次会议。

  4月16日,工信部组织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开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要求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随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两部门共同发出倡议,汽车公司应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倡议发出后目前已有长安汽车、东风汽车表示高度认同并积极响应。

  为此,上海车展前夕,多家汽车公司紧急调整宣传口径,避免使用“智驾”、“自动驾驶”等表述,改为“辅助驾驶”。“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以往常常听到的宣传词汇也在本届车展集体消失。

  智驾宣传风向的改变是之前汽车公司花式营销智驾的结果,在狂轰乱炸的宣传下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感知度一再提升,成为影响买车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各家没有规范统一的宣传标准,浮夸的宣传模糊了消费者对于车辆真正的智驾能力清晰的认识。这才会有司机开着智驾睡觉的危险驾驶情况发生。

  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君毅表示,智驾宣传的导向管理只是开始,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才是解决乱象的根本,另外出了事故权责不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车展上一位媒体同行告诉界面新闻,小米风波虽仍未定论但可以说是这次智驾“减速”的导火索,即便没有这次事故,以后也会有其他事故成为导火索,汽车行业这两年向互联网流量靠近而变得浮夸,它本应该是个安全而严肃的行业。

  监管的介入对于行业的发展不一定是坏事。对于真正有技术的公司来说反而是体现优势的机会。在本届上海车展上一些公司通过主动担责的喊话来显示对于自家智驾技术的自信。

  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吴坚在发布会后的专访中表示,“只要公布了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等级的产品,出了事故广汽负责到底,而且在这个屏幕上绝对不出现免责条款。”

  安全是上海车展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吉利在20分钟里连续提了61次安全。李书福在接受撒贝宁的采访时表示,安全是造车的第一优先级,把安全落到实处需要打基础练内功。

  余承东的口头禅也从“遥遥领先”变成了“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在华为乾崑智驾的展台,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智驾时,一直在强调日常驾车体验智驾功能时务必注意行车安全。

  广汽则在发布会上表示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底线,一切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

  小鹏汽车则宣布将开启行业首个“AI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以此全面提升用户对于AI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意识。

  “安全冗余”、“场景优化”、“渐进式路线”成为车展新的高频词汇。在汽车行业全面智能化的当下,汽车越来越像手机一样的电子产品,但不同的是汽车承载着生命安全,在技术狂奔的时代,容易让人忽视这最重要的基础,两者并不冲突,安全是基础,智能化是发展的目标,都是为了给用户带来美好的智能出行生活。

  资深汽车分析师梅松林表示,这两年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飞速,但安全却处在被弱化的边缘,因为在这方面的投入不是显而易见,换不来销量,可以说是出力不讨好,特别是价格战的影响,汽车公司在安全质量上的投入全凭良心,行业的信任经不起几次事故,监管部门的介入并非坏事。

  这次车展是个新的起点,汽车行业喧嚣过后开始回归理性,警钟过后汽车公司和消费者都应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汽车产品本身。这两年汽车行业内卷式的竞争,销量至上的生存困境,让汽车公司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这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消费者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也逐渐降低了安全意识。这次风向的变化希望可以让汽车行业回归到务实求真的健康状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