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迎来关键突破!华电科工旗下通用氢能自主研发的气体扩散层,首次搭载于氢燃料电池环卫车,在深圳大鹏新区正式投运并开展常态化作业。这不仅是国内气体扩散层核心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场”的标志性一步,更意味着我国在氢燃料电池“卡脖子”环节取得实质性突围。
气体扩散层上车:打破垄断的关键一跃
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呼吸通道”与“导电桥梁”,气体扩散层直接影响电池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寿命。长期以来,该材料被少数国外企业垄断,严重制约我国氢能装备的自主化进程。此次由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液冷型电堆用气体扩散层成功上车应用,标志着华电科工在氢能产业链最核心的材料环节实现了从技术攻关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
我们注意到,通用氢能已建成年产能超百万平方米的气体扩散层生产线,以及三十万平方米的质子交换膜生产线。这种规模化生产能力,不仅为后续批量装车提供了保障,也大幅降低了国产化成本,为氢燃料电池在环卫、物流、重卡等场景的推广应用扫清了重要障碍。
华电科工的氢能布局:不止于单一材料
华电科工(SH601226)作为中国华电集团旗下的科技平台,近年来在氢能领域持续加码。除了气体扩散层的突破,公司已在制氢环节形成行业标杆——其自主研发的3300Nm³/h碱性电解槽,具备高效低耗、宽负荷调节等优势,并已在内蒙古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中实现万吨级绿氢制取。
同时,公司在储运端布局高压气态储氢、液态有机储氢技术,并推动绿氢耦合绿氨、绿甲醇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此次气体扩散层的成功上车,补齐了其在燃料电池“应用端”的关键拼图,真正构建起“制-储-输-用”全链条协同发展的氢能生态体系。
叠加近期公司中标34.15亿元海上风电项目、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以及合规管理体系通过国际双认证,华电科工的科技属性与工程实力正不断获得市场认可。而11月以来融资余额连续攀升,从1.7亿元增至2.25亿元,也反映出资金对公司在新能源赛道战略布局的积极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