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材料终于自主了!” “可车上路才刚开始,别急着吹。”
国产气体扩散层首次上车 实现从0到1突破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旗下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气体扩散层,近日在氢燃料电池环卫车上完成首次实车应用。该车辆已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投入常态化环卫作业。气体扩散层为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之一,长期依赖进口,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效率与寿命。此次应用标志着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通用氢能目前已建成百万平方米级气体扩散层生产线及三十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但具体投运车辆数量、运行数据及后续订单规划尚未披露。
事件分析:技术落地提振信心 市场反应分化显现
华电科工系气体扩散层实现上车应用,有望提升公司股价与市场关注度。 支持观点认为,该成果打破国外垄断,体现公司在氢能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短期内可能引发资本关注并带动股价上行;长期看,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技术壁垒和产业布局的信心,提升企业估值中枢。
本次突破或对氢能板块形成情绪催化。 支持观点指出,气体扩散层作为燃料电池五大核心材料之一,其国产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意味着我国在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重要跨越。叠加国家对氢能产业的战略支持,行业整体发展预期向好,龙头企业将更易获得政策与资本倾斜。
氢能题材再升温 多只概念股获资金关注
技术突破消息释放后,氢能产业链相关个股活跃度明显上升,部分标的获主力资金大幅流入。
龙洲股份(002682.SZ) 主营业务涵盖道路客运、物流运输及新能源汽车监测服务,旗下龙岩天元信息科技产品应用于网约车、出租车、校车、环卫车等运营车辆。因涉及“福建+商业航天”概念,11月13日主力大单净流入超**1.02亿元**,实现2天2板,涨幅达**10.02%**。
联美控股(600167.SH) 参与跟投星能玄光数亿元Pre-A轮融资,布局“场反位形”聚变能源技术,并通过子公司投资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1亿元。受多重科技题材驱动,公司于11月14日涨停,涨**9.99%**,两融余额持续高于历史70%分位水平。
中集集团(000039.SZ) 储能装备累计出货量超**60GWh**,覆盖城市超充站、绿色交通等多个国际场景。瑞银最新研报上调评级至“买入”,公司A股11月14日涨停,主力净流入**6.48亿元**,H股同步大涨超10%。
海马汽车(000572.SZ) 建成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氢能汽车累计示范运营里程突破**150万公里**,首款B端新能源车型海马EX00已量产投放。该股走出11天6板行情,11月13日位列“马字辈”热点,最新涨幅**8.96%**,股东人数近24万户。
金通灵(300091.SZ) 聚焦氢气压缩、储运及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11月11日融资买入额达**1496万元**,连续两日增长率超50%,11月14日上涨**8.28%**,为氢能板块中小市值人气品种。
贵研铂业(600459.SH) 主营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服务于燃料电池上游环节。11月14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97亿元**,当日上涨**7.53%**,两融余额稳定在**5.4亿元以上**。
星云股份(300648.SZ) 提供锂电池检测设备与储能解决方案,并布局燃料电池测试技术。11月14日上涨**4.93%**,融资余额维持在**4.3亿元**高位。
时代万恒(600241.SH) 主营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虽未直接参与氢燃料电池制造,但被归类于“燃料电池”题材。11月14日收涨**3.32%**,控股股东解除2000万股质押,增强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