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刚刚投下一枚“战略棋子”——其董事会已正式通过境外子公司收购印尼证券公司的议案,标志着这家头部券商在东南亚的布局进入新阶段。这不是简单的业务扩张,而是中资券商全球化竞争白热化的缩影,更是**一场围绕未来十年新兴市场金融话语权的提前卡位**。
从新加坡到越南,再到印尼:国泰海通的东南亚拼图
这次落子印尼并非偶然。早在2015年,国泰海通旗下国泰君安国际就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确立了以亚太为核心的发展战略;2019年底,又收购越南投资证券(IVS)超50%股权,切入越南资本市场。此次拟收购印尼券商,意味着其东南亚版图进一步向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市场延伸。
印尼拥有超过2.7亿人口,是东盟最大经济体,资本市场潜力巨大但外资参与度仍处提升期。拿下本地券商牌照,相当于获得一张畅通无阻的入场券,不仅能快速获取客户资源和交易通道,更能深度参与当地的IPO、并购和财富管理业务,构建本地化服务能力。
头部券商集体出海,东南亚成兵家必争之地
国泰海通的动作背后,是一场更大规模的行业趋势。中国银河证券早在2018年就通过收购马来西亚联昌国际证券业务,将网络铺开至十余个东南亚国家。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海外经纪业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跨境投行业务也已落地多笔大型融资项目。
华泰证券同样加速前行,其新加坡子公司不仅拿到资本市场服务牌照,更于2025年获得新交所主板保荐人资格,具备独立承揽IPO的能力。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也在东南亚设有据点,形成头部券商“集体出海”的格局。
Wind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15家A股上市券商国际业务总收入达201.2亿元,其中12家收入占比提升,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正如国信证券研报所指出,国际化已成为头部券商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不只是传统业务,RWA或是下一个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中资券商的海外拓展已不局限于传统的经纪与投行。当前,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被视为创新业务的新战场。国泰海通香港子公司已于2025年6月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成为首家持牌内资券商,这为其在东南亚探索数字资产服务提供了先发优势。
随着东南亚多国推进金融数字化,将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实体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代币化交易的趋势正在兴起。谁能率先打通合规框架与技术能力,谁就有望在未来新型金融市场中占据高地。
目前关于此次印尼收购的具体标的、金额及进度尚待披露,但信号已经足够清晰:国泰海通正以系统性步伐深化区域布局。这场始于东南亚的竞争,终将决定中国券商在全球金融服务体系中的真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