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航空航天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需求端的强劲增长与供给端的加速创新双轮驱动,走出一条从国产替代到全球引领的产业跃迁之路。据统计,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彭磊表示,大国博弈背景下,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各国军费开支持续攀升。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达1.81万亿元,连续三年保持7.2%的增速,其中航空航天装备是装备建设的重要方向,在国防现代化中占据核心地位。其中,商业航天、商用飞机和低空等领域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增长新引擎。
从当前来看,彭磊表示,航空航天产业需求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国防装备升级、新兴领域崛起、全球化市场拓展等释放强劲需求。与此同时,供给端正经历深刻变革,技术自主创新加速突破,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链协同效应不断增强,产业效率与竞争力显著提升,供需两端的良性互动正构建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彭磊认为,航空航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产业崛起催生更多投资新机遇。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其高质量发展正为资本市场打开长期价值空间。在技术突破与政策驱动的双重加持下,行业呈现出产业链协同升级、市场需求扩容、改革提质增效的显著特征,为投资者带来多维度机遇。
从投资逻辑看,航空航天产业兼具高壁垒与高成长属性。军工央企通过国企改革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核心院所优质资源注入预期增强,叠加装备更新周期带来的稳定订单,有望同步实现业绩增长与估值修复;民营上市公司聚焦柔性制造、商业航天等差异化赛道,以敏捷响应市场需求的机制优势,在细分领域快速占领市场,技术转化效率与毛利率水平持续优化。此外,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催生新增长点,航空级高温合金、惯性导航系统等军工技术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延伸,打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彭磊表示,随着全球航空航天产业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我国在自主创新与国产替代的驱动下,行业渗透率与附加值将持续提升。聚焦技术护城河深厚、产能释放明确、应用拓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有望持续收获技术红利与市场扩容带来的长期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