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0 12:10:20 股吧网页版
【新华财经调查】东材科技:算力升级带动需求放量 产销规模与毛利率双升
来源:新华财经

K图 601208_0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翟卓)作为印制电路板(PCB)上游核心材料,高速树脂正迎来广阔增量及进口替代市场。

  今年上半年,东材科技高速树脂业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约123%至近2.5亿元,虽占电子材料业务营收尚不到四成,但已带动整体电子材料业务的毛利率同比提高约8个百分点至19.96%。

  以针对高阶算力需求研发的高端M9级碳氢树脂为例,其介质损耗(Df)可降至约万分之五,目前该产品已通过严格检测并实现批量供货。公司的客户也是英伟达M9级覆铜板主力供应商,后续相关产品将应用于预计明年量产的Rubin架构。

  东材科技董事长唐安斌表示,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努力,向全球行业领先地位发起冲击。

  电子材料成增长引擎

  据东材科技副总经理周友估算,2025年全球服务器用高速树脂市场空间约20亿元,到2026年则有望快速提升至50亿-80亿元,行业需求提速明显。

  而早在2017年,东材科技便着手布局高速电子树脂材料,开始自主研发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活性酯树脂、碳氢树脂、聚苯醚树脂等产品。

  目前,上述产品已应用于X86服务器、低轨卫星及AI用高速通信基板等领域,并通过国内外一线覆铜板厂商,供应至英伟达、华为、苹果等主流服务器体系。

  “随着‘卡脖子’技术被不断突破,公司新产品陆续获得相关行业龙头认可,进入高价值产业链体系并显著放量。”周友说。

  “举例来看,2019年我们BMI业务的年出货量仅有约30吨,今年出货量将有望达到1000吨左右;2019年碳氢树脂也刚起步,今年出货量将有望达到500吨左右;活性酯树脂则占据了国内95%以上市场份额,今年大概率可实现千吨级的销售。”周友说。

  针对更高端的M10级碳氢树脂,东材科技也已完成阶段研发,Df进一步降至约万分之三点五,样品已送至终端客户测试,研发进展符合预期目标。

  据周友预计,待市场成熟后M9级碳氢树脂有望达到每年千吨级的需求,在渡过前期开发阶段后,M10级产品也将迎来较大想象空间。

  为更好把握市场需求,公司产能也将逐步释放,公司子公司眉山东材投建的“年产20000吨高速通信基板用电子材料项目”预计将于明年6月底前完成试车,其中就包括3500吨碳氢树脂产能,主要生产M9级及M10级碳氢树脂材料。

  在高附加值产品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东材科技整体盈利能力将明显提升。

  2022年-2024年间,公司的电子材料业务已分别实现营收7.8亿元、8.2亿元、10.7亿元。东吴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张良卫预计,未来电子材料有望成为东材科技主要业绩增长点。

  光电与新能源业务持续改善

  其实不只电子材料,从2011年以绝缘材料作为唯一主营业务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到今年上半年,东材科技已实现电工绝缘材料、新能源材料、光学膜材料、电子材料等多元发展局面,四者占总营收比例分别约9.1%、27.3%、26.2%、28.3%。

  长期以来,我国光学级聚酯基膜产能结构分化严重,常规品种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中高端系列则依赖日韩(东丽、三菱、SKC、科隆)等海外产品进口。

  面对全球外贸变局,光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寻找优质的国产配套供应商,为光学基膜制造企业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东材科技也已为此做了大量准备。

  近几年,公司不仅投建了偏光片、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等多条产线,来完善光学膜板块产业化布局;还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布局汽车装饰、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领域,相关差异化产品持续上量。

  目前,光学级聚酯基膜已成为公司的主要产品,其市场需求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密切相关,为光电产业链前端的重要战略性材料。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材科技已成为国内技术、市场份额和产能规模领先的头部光学基膜厂商之一,今年上半年的光学膜材料收入也同比增长25.1%至6.4亿元。

  为了抓住新能源转型发展机遇,公司还以电工绝缘材料的技术储备和制造经验为基础,快速切入新能源发展赛道,产品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相关领域。

  如在输电端和用电端,东材科技自主研发的电工聚丙烯薄膜、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新能源驱动电机用复合材料等产品,受益于特高压电网投资加速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产销两旺。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聚丙烯薄膜已实现销售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20.76%。

  在发电端,公司生产的单玻光伏组件相关配套产品,虽因近年来产业链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及价格压力加大受到较大冲击。

  “在同质化竞争加剧、贸易壁垒加重、技术淘汰升级等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拓展海外出口渠道,持续加强成本控制,全面推行‘基地化’自主运营模式,以净利润为导向,灵活调整生产及采购策略,目前减亏措施已初显成效。”唐安斌说。

  从1966年以绝缘材料起家,到首次转型布局光学基膜赛道,从抓住风口进军新能源材料,到先进电子材料新晋“当家花旦”,东材科技如何持续跨越赛道实现突破?

  “关键就在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强大的研发投入。”唐安斌表示,近年来国内显示与电子等产业发展迅速,但上游关键材料的发展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企业正是瞄准“卡脖子”技术持续攻关,在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