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1日,中国铁建(601186.SH、01186.HK)全周期参与设计建设的几内亚西芒杜项目投产启动仪式在几内亚马瑞巴亚港举行。
几内亚总统敦布亚与多国政要、使团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力拓集团(Rio Tinto,NYSE:RIO)及西芒杜赢联盟等合作方代表,媒体和地方官员代表等近千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据了解,西芒杜铁矿项目涵盖矿山、铁路、港口等系统,矿山分为北部、南部两个区块,总投资逾200亿美元。
项目矿山——西芒杜铁矿位于几内亚东南部凯鲁阿内省,属于世界级的大型优质露天赤铁矿,矿体集中、埋藏浅、易开采,已探明储量44亿吨,平均全铁品位65%以上。
矿区运输主动脉——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以下简称“跨几内亚铁路”)亦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设,线路西起马瑞巴亚港,东至西芒杜矿区,途经金迪亚、马木、法拉纳和康康四大区,全长约600公里,共设车站11座,设计时速80至100公里,牵引质量达1万吨,年设计运量1.2亿吨,将承担铁矿石外运任务。
项目港口为马瑞巴亚港,由多方共同建设,设计矿石年吞吐量超过1.2亿吨。
其中,跨几内亚铁路由中国铁建旗下公司负责建设。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体勘察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参与设计,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全周期专项咨询服务,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十一局、十四局、十六局、十七局、十八局、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建设。
中国宝武在11日发布的官方信息中称,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共和国的西芒杜铁矿项目是全球质量最优、规模最大的矿山项目之一,中国宝武协同各股东方和参建单位克服了多重挑战,提前实现矿山、铁路、港口全线建成,高质高效完成项目投产目标。
中国宝武董事长胡望明表示,西芒杜项目的成功投产,是全球矿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西芒杜铁矿项目达产并稳定运营后,将为中国乃至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绿色原料基础,也将为几内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为股东方代表,宝武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兵在仪式致辞中表示,宝武资源将用高品质铁矿,推动全球钢铁产业低碳转型,并携手中国大市场,助力几内亚经济繁荣发展,不断提升几内亚人民福祉和社会活力。
几内亚总统府办公厅主任部长、西芒杜战略委员会主席吉巴·迪亚基特在仪式上表示,西芒杜项目首批铁矿石的装运出口是几内亚人民期盼数十年的历史性时刻。几内亚政府将根据西芒杜2040计划,构建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促使自然资源成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中国铁建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生态保护一直是西芒杜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全周期的重中之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团队在勘察设计阶段便开展详尽生态调查,定位森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范围坐标,深入探讨保护区与拟建铁路的关系,制定了避让、减缓、补偿的多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原则,通过优化线路规划避开黑猩猩等珍稀物种核心保护区,有针对性地设置满足不同野生动物习性的生物通道、防护栅栏及附属设施,最大限度减少对原始生态的影响。
在线路清表阶段,中国铁建对红线内的珍贵植物进行甄别与移栽,并采集经济林木种子用于后续生态恢复。项目将原设计的153道生物廊道增加为181道。通过采用太阳能发电、河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实现铁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项目建立“雇用+培养+融合”机制,通过“中师带洋徒”等机制,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万余人次,开展专业技术与管理培训超2万人次,为当地培养出一支本土化的机械设备维修团队;中国铁建协助当地民众开凿水井、修缮学校、修建道路与足球场等公共设施。
西芒杜矿脉绵延110公里,是全球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露天赤铁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仅有巴西淡水河谷(NYSE:VALE)的卡拉加斯矿床可与之匹敌。西芒杜达产后的年产量最高可至1.2亿吨。
中国钢铁产量占到全球近50%,但所需矿石八成以上需进口。202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12.37亿吨、金额1322.2亿美元,为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进口大宗商品。其中,自澳大利亚进口7.4亿吨,占比在六成;自巴西进口2.65亿吨,占比在约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