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新加坡公司拟减持中国西电不超过3%股份,这一消息在资本市场迅速引发关注。根据中国西电11月21日发布的公告,持股7%的股东GE SMALLWORLD(SINGAPORE)PTE LTD——即通用电气新加坡公司,计划在2025年12月12日至2026年3月1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1.5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此次减持源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且已履行相关承诺的到期程序,减持行为符合监管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通用电气新加坡公司的首次减持。资料显示,自2024年10月以来,该公司已持续减持中国西电股份,2024年全年减持比例达3%,而2025年前九个月减持规模更是超过2.5亿股,远超前一年度。截至目前,其持股比例已由非公开发行时的较高水平逐步降至7%。尽管本次减持比例未触及控制权变动红线,也不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但连续性的资本退出动作仍值得投资者审慎看待。
从中国西电自身基本面来看,其实并不乏亮点。公司实控人为国资委,属于典型的“中字头”电力装备企业,业务覆盖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智能电网及可控核聚变等国家战略方向。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04亿元,同比增长11.54%;归母净利润9.39亿元,同比增长19.29%,展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中也有参与,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但我认为,市场对这次减持反应的关键,并不在于通用电气是否“看空”中国西电,而更应关注其背后的逻辑转变。作为通用电气旗下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的减持很可能是集团全球资产配置调整的一部分。考虑到通用电气近年来持续推进业务重组与战略聚焦,剥离非核心资产已成为常态。因此,这次减持更像是一个全球化企业优化投资组合的动作,而非对中国电力设备行业的否定。
不过也不能完全乐观。虽然中国西电业绩稳中有进,但股价表现却较为疲软。尽管今年10月至11月上旬曾短暂摆脱破发状态,但近期又回落至接近发行价水平,截至11月20日收盘报8.84元/股,市值约453亿元。大股东频繁减持叠加股价承压,可能影响市场信心,尤其在当前主力资金整体偏谨慎的环境下。
总的来说,这次减持是意料之中的一环。我倾向于认为,它更多反映的是外资股东的战略调整,而非对公司前景的根本性质疑。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关键还是要回归企业本身的产业地位和技术布局。中国西电身处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若能在特高压建设提速和新型电力系统推进中持续兑现业绩,未来的价值重估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