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北京银行披露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15.88亿元,同比下降1.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单季度数据来看,该行第三季度营收为153.7亿元,同比下降5.71%;净利润为60.11亿元,同比下降1.85%。

前三季度总资产增幅两位数
拨贷比下降0.2个百分点
经营情况方面,从规模维度看,截至报告期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48,922.27亿元,较年初增长15.95%,资产扩张速度快。其中,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贷款本金总额23,730.46亿元,较年初增长7.38%,贷款占资产总额48.51%;负债总额45,050.82亿元,较年初增长16.62%,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存款本金总额26,354.77亿元,较年初增长7.60%,存款占负债总额的58.50%。
2025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15.88亿元,同比下降1.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6%,盈利水平保持稳健。
其中,利息净收入392.46亿元,同比增长1.79%,在营收中保持主导地位。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成为营收中的亮点,实现32.69亿元,同比增幅达16.92%。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率达1.29%较上年末的1.31%下降了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195.79%,较上年末208.75%下降了12.96个百分点;拨贷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2.53%。
在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该行守牢风险和安全底线,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控。紧密围绕重点支持领域优化授信政策,严抓准入标准、优化资产布放,从源头夯实资产质量基础;不断加大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力度,积极运用智能预警系统强化风险信号识别与前瞻性排查,提升主动化险效能;丰富不良处置手段与渠道,稳步提升处置质效;持续深化数字技术在全流程风险管控场景的应用,推动智能化风控向更高水平升级。
AUM余额突破1.33万亿
坚持数字化转型
零售业务端,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北京银行储蓄实现量价双优增长,日均较年初增长12.53%,核心存款增量占比超80%,本外币储蓄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32个基点;个人贷款余额7,056.84亿元,同比增长1.99%。零售客户突破3,100万户,代发业务规模突破1100亿元。
AUM余额突破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3.78亿元,增幅12.94%。中高端客群价值贡献持续提升,贵宾客户超123万户,较年初增长10.40%。其中,私行客户达20,586户,较年初增长3,126户,增幅17.90%;私行AUM规模2240亿元,较年初增长282亿元,增幅14.39%。
“科技边界决定发展边界,未来银行必然是数字银行。”9月5日下午,在北京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霍学文描绘了该行的转型蓝图。
三季报显示,该行坚持打好数字化转型与特色化经营的攻坚战,持续拓展数字化服务半径。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近2,000万户,同比增长12.01%;手机银行MAU超750万户,持续保持城商行领先水平。
霍学文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曾指出,下一阶段,北京银行计划在两个方向持续发力。一是坚持以长期主义的精神护航企业成长,升级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升知识产权评价能力,拓展“科创雷达”全流程应用场景,带动产品服务及风险管理的创新升级;二是坚持以投行驱动的方法提升服务能效,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债券、并购贷款及撮合服务等工具,探索通过增信或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及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助力科技金融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下半年,北京银行将坚持长期主义,增强战略定力,擦亮特色品牌,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