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已成为自2018年以来首家市净率回到1倍以上的国有大行。这在近年来普遍破净的银行板块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展示了市场对低估值、高分红资产价值的重新发现。其示范意义重大。
农业银行此次的股价突破,不仅仅是单个公司的表现,更向整个市场传递了多重积极信号。
一、引领板块估值修复。
农行作为国有大行龙头,其市净率回到1倍以上,为整个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注入了强心剂。这表明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并认可银行股的内在价值,有助于吸引资金关注板块内其他资质优良的标的。
二、实证分红策略价值。
在市场利率下行的环境中,农行近十年股息率从未低于4.5%,2023年甚至达到6.3%。其股价的强势表现,验证了低估值+高分红的红利资产策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有效性和防御性,可能推动市场风格向追求确定性收益转变。
三、揭示差异发展意义。
农行的逆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县域业务布局。这示范了一条差异化的竞争路径,即避开城市业务的激烈红海,深耕下沉市场,同样能获得稳定且低成本的存款来源,并找到收益更高的信贷投向,从而对冲行业性的息差收窄压力。
笔者认为农行的示范效应可能会延展。
一、板块估值会修复:目前A股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约为0.63倍,仍处历史低位。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银行业经营压力有望缓解,估值修复行情可能具备持续性。一些机构指出,银行股在四季度上涨概率较高,高股息率的吸引力依然显著。
二、基本面会改善:农行的案例说明,股价的长期支撑最终来源于扎实的业绩。2025年上半年,农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28%,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97.81%,资产质量在四大行中位居前列。未来,其他银行若想复制农行的路径,也需要在资产质量、盈利稳定性和特色业务上苦练内功。
三、板块内部会分化:需要意识到,银行板块的内部分化依然显著。在农行、招商银行市净率回到1倍以上的同时,仍有多家银行处于深度破净状态。这意味着投资银行股更需精挑细选,应优先关注那些资产质量优良、盈利能力稳定、有独特业务壁垒的银行。(个思考笔录,不构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