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富有洞察力的概念。它并非传统金融学中的标准术语,而是市场参与者尤其是长期投资者对银行股投资逻辑的一种精妙总结。
笔者理解的银行股的价值守恒指的是指银行在经营中创造的利润,不一定全部以现金分红的形式立刻分给股东,会大部分沉淀为公司的净资产即股东权益。 因此,从长期来看,公司的内在价值会随着利润的累积而稳定增长。即使市场情绪导致股价短期偏离其内在价值,但股价会围绕其不断增长的净资产上下波动,并最终反映其真实价值。
其守恒路径就是:利润 → 增加净资产 → 提升内在价值 → 最终推动股价上涨。
其守恒机制就是:
一是创造价值即利润。银行通过净息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主要渠道赚取利润。有的银行还有投资收益,这是一个新动向。
二是储存价值即净值。银行赚取的利润,在缴纳所得税、弥补往年亏损后,会进行分配,一部分作为现金股息分给股东,使股东直接获得回报。剩余部分进入公司的未分配利润科目,增加公司的净资产。
三是兑现价值即涨价。价值守恒的核心就在于,只要银行能持续盈利,净资产这个基础就在不断垫高。虽然市场情绪和预期影响了市净率的高低,但守恒定律终将使市净率回到合理的位置。笔者认为,所谓合理并不强求其大于1,随着净资产的积累,银行股价是一定会抬升的。
理解了银行股的价值守恒原理,就会让我们产生以下新的认知。
一、投资视角应从看股价转向看净资产。对于银行股投资者,关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的增长比关注每日股价波动更有意义。一个能维持可靠ROE的银行,其内在价值每年都在以可观的速度增长。
二、 低估值是朋友而非陷阱。在市净率低于1倍时买入,相当于以折扣价购买其净资产。这提供了很高的安全边际。即使股价暂时不涨,持有的净资产份额也在增加,等待价值回归是大概率事件。
三、股息复投是加速器。将收到的现金股息在低市净率时再次买入股份,可以显著增加持有的净资产份额,利用复利效应加速财富增长。
当然,价值守恒也有被打破的情况。比如大规模坏账爆发。经济危机或风控失误导致巨额贷款无法收回,银行需要用利润甚至资本金来核销坏账,导致净资产大幅缩水。再如盈利能力永久性下滑。利率市场化和激烈竞争导致净息差长期收窄,使得银行无法再为股东创造价值。
从净资产的质地来说,银行净资产应当是所有板块中质量最好的,因为银行净资产基本都是现金,而其它行业的净资产很大部分沉淀为重资产甚至是商誉。这也是资深价值投资者把银行高看一等的原因。
总之,银行股的价值守恒,本质是利润向净资产的转化和沉淀。 它告诉投资者,银行股的长期回报主要来源于其内生性增长即净资产积累,而非市场情绪的博弈。成功的银行股投资,就是在确认银行具备持续稳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在估值低迷时买入并耐心持有,等待价值之花在净资产的土壤中悄然绽放。这是一种需要极大耐心和深刻理解力的投资哲学,也是许多价值投资者在银行板块上获得丰厚回报的底层逻辑。(个人学习心得,不构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