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上市城商行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北京银行守住了“老大哥”地位,资产规模依旧居城商行之首;江苏银行的资产规模仅落后北京银行98亿元,紧追不舍,但营收、净利则领跑城商行;宁波银行的资产规模跃居第三。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头部城商行受益于地方经济活力,加大对公信贷投放力度,信贷“开门红”超预期,支撑了贷款增速。而信贷高增推动了资产扩表,净利息收入也支撑了营收增速表现。
截至目前,资产规模在2万亿元以上的上市城商行已增至6家,分别为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
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资产规模逼近北京银行,达4.46万亿元。宁波银行资产规模达3.40万亿元,超过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而南京银行则逼近2.8万亿元,杭州银行超2万亿元。
营收座次方面亦发生了变化。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营收领跑各家城商行,北京银行营收已被宁波银行超越,上海银行营收已被南京银行超越。
截至3月末,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的营收分别为223.04亿元、184.95亿元、171.27亿元、141.90亿元和135.97亿元,增速分别为6.21%、5.63%、-3.18%、6.53%和3.85%。
净利润方面,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归母净利润逼近百亿元,达到了97.8亿元,其后依次是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分别为76.72亿元、74.17亿元、62.92亿元和61.08亿元。
一季度是银行信贷投放高峰,信贷高增推动了资产扩张。从宁波银行来看,其资产规模首超上海银行的背后,是该行发放贷款较年初增长11.12%。上海银行这一指标增速则为1.28%。
浙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梁凤洁表示,信贷“开门红”超预期,支撑了贷款增速。今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贷款、金融投资、其他资产环比增速为4.4%、3.6%和2.3%。
拆解信贷投放结构来看,多数头部城商行对公贷款增势强劲。截至3月末,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对公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17.08%、13.49%、9.75%和8.75%。
受益于信贷的大幅投放,利息净收入支撑了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城商行营收实现较好增长,增速领跑其他城商行。
一季度,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分别为165.92亿元、77.52亿元和128.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1.94%、17.80%和11.59%;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5.02亿元和83.24亿元,同比增长6.83%和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