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简称“北影节”)电影投融资论坛举行。第十五届北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李小明表示,北影节始终坚持“共享资源、共赢未来”,积极搭建影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桥梁,培育互利共赢的创新生态。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呼吁,电影人发挥自身价值,鼓励更多耐心资本进入,依据市场、观众与投融资变化灵活完善,让投融资更高效,以抵御资本风险,达成多赢双赢局面。
“我们坚持长期主义的精神,洞察转变,寻觅分享长期主义的信息。”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叶宁提出,电影行业真正的天花板是观众,优秀的创作才是不二法则、第一性原理。
华强方特执行总裁尚琳琳说:“凭借IP系列开发来吸引投资方,需要团队化、工业化的运作模式以及资本的耐心支持。”
“电影是艺术,服务好投资方也是艺术,需综合考虑属地、心理、行业特性等属性来寻找融资指南。”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制片人蒋德富认为,电影人要拓宽全局视野和长效思维,学习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
活动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玉卿发布了《中国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2024)》。
朱玉卿从五个维度对2024年电影投融资领域展开回望并做出解读,行业环境面临挑战,市场期待产能拉动;金融市场小幅回暖,影视板块压力加剧;资本重新审视试探,私募融资小幅提升;新质生产赛道细分,投资谨慎偏向早期;银企融资逐渐稳定,担保条件持续优化。他表示:“电影人仍在抵御市场波动,在行业低谷期也保持着稳定发展,这为未来的复苏和增长奠定基础。”
当日,北京市电影局与北京银行签署《电影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对优质电影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支撑,并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助力电影消费,支持电影科技发展、电影放映服务升级,以及电影“走出去”等。北京银行发布电影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方案——新影擎计划,首批合作伙伴包括坏猴子文化、百纳千成、五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