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业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8%,实现归母净利润29.45亿元,营收达484.42亿元,同比大增31.9%——这个数据一出,市场立刻投来关注目光。更让人意外的是,在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3.2%的背景下,公司整体依然交出了一份稳健增长的成绩单。而就在财报发布的前一天,西部矿业还宣布了一项重磅动作:其控股子公司玉龙铜业以86.09亿元竞得安徽宣州茶亭铜多金属矿探矿权。这一手“业绩+资源扩张”双线并进的操作,显然不只是巧合。
从财务表现来看,西部矿业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远超利润增速,说明增长主要来自产销量和价格驱动。财报提到,矿产铜、锌、铅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32%、19.92%和21.02%,叠加金锭等产品量价齐升,直接拉动了收入规模跃升。尽管毛利率或受到冶炼加工费、成本波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利润弹性不及收入,但能实现近30亿净利且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破10亿,已显示出主业运营的韧性。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57.92%,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6.88%,反映出其资产结构在持续优化。
但如果只看财报数字,可能就错过了真正关键的信息。真正让资本市场眼前一亮的,是那笔高达86亿的探矿权收购。茶亭铜多金属矿涵盖铜、铅、锌、金、银等多种资源,潜力不容小觑。西部矿业近年来一直在围绕“资源增储”做文章,这次出手可谓精准卡位。要知道,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5年全球精炼铜需求将达3300万吨,而供给可能不足1900万吨,长期供需缺口明确。谁掌握上游资源,谁就在周期上行中握有主动权。
说实话,看到这笔交易时我第一反应是:敢花86亿拿探矿权,底气从哪来?但回头看看这前三季度近500亿的营收、不到58%的负债率,以及经营性现金流的稳定输出,答案也就清晰了——这不是赌,而是基于实力的战略布局。西部矿业没有选择在二级市场讲故事,而是用真金白银去夯实资源底盘,这种“重资产、长周期”的打法,在当下浮躁的市场环境中反而显得踏实。
我认为,这家公司正在下一盘比短期盈利更大的棋。它把玉龙铜业作为铜业务核心平台,一边扩产现有矿山,一边向外并购延展,目标很明确:抢占未来有色金属的关键资源节点。尤其是在新能源、电网、AI基建持续拉动铜需求的背景下,拥有自给资源的企业才能真正穿越周期。西部矿业这一波操作,既体现了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力,也展现了执行战略的决心。
当然,探矿权变现实产能还需时间,勘探风险也不能忽视。但从长远看,这笔投资若成功转化,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至少现在可以说:西部矿业不仅赚到了今天的钱,也在为明天的资源卡位战,提前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