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少鹏)从锡铁山铅锌矿“起家”,再到玉龙铜矿的发展壮大,资源是西部矿业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丰看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有色金属行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西部矿业也将围绕“做强矿山主业”持续奋斗。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五年。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
在“十四五”这一重要发展阶段,西部矿业始终坚守发展底线,深耕绿色转型之路,全力汇聚科技创新力量,扎实推进可持续运营,在安全管理、环保实践、产业升级、数智转型等诸多关键领域收获了显著成果,为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安全管理筑牢发展根基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回顾西部矿业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之路,“稳健”成为关键词。
公司锚定“做强矿山主业、做精冶炼产业、做优盐湖资源、做实新型产业”的战略部署,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矿山、冶炼、盐湖化工、贸易、金融”五大板块为核心运营主体,通过内部挖潜增效、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等举措,在聚焦核心主业、开拓新兴领域、推进数智转型和践行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稳中求进是关键,我们不求快速发展,更多考虑的是整体经营的稳定。”王海丰表示,在稳健的大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夯实各业务板块的发展基础,从而实现公司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稳健的背后是西部矿业对安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西部矿业始终严守“不安全不生产、不环保不生产、不合法合规不生产”底线,精心构建起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公司15个生产单元均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及以上等级,有力推动安全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稳步迈进。
风险防控方面,西部矿业累计投入22.17亿元专项资金,针对尾矿库、采空区、危化品储存等重大风险实施加固、填充、设施升级改造,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同时,公司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结合无人机、无损检测等先进技术,搭配智慧管控中心视频监控、DCS预警系统,推动安全监管向数智化转型,“无视频不作业”模式接入5750路视频监控,AI自动预警功能有效识别安全风险,筑牢生产安全防线。
另外,公司资源循环利用取得多项突破,多家矿山尾矿利用率达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其中,青海铜业选矿尾渣铜铁综合技术提升再利用项目实现“废渣”变“产品”;西部镁业背压发电项目(2025年底建成)预计年余热发电108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327吨;玉龙铜业纯电动矿用卡车项目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纯电动重卡运营示范项目,助力绿色低碳转型落地见效。
绿色变革引领转型升级低碳创新重塑发展格局
走进西部矿业的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区,多年前岩石裸露、荒滩戈壁的面貌,早已被绿草成茵、黄羊成群的“新画卷”所替代。
据介绍,西部矿业始终将绿色发展融入战略布局。2023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投入8.1亿元用于固废处置、降污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工作,如今所属矿山全部达到省级以上绿色矿山标准,冶炼化工单位全部达到省级以上绿色工厂标准。
“围绕‘双碳’目标,公司将绿色发展融入生产全流程,多项环保指标位居行业前列。”王海丰表示,西部矿业已经把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生产活动中,把“有色”变“绿色”已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西部矿业预计2025年末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达75%,较初期提升8.5%。同时,公司2023年-2024年购买绿证38.1万张,抵减能耗46822吨标准煤,今年底清洁能源消耗占比将超70%。
进一步来看,公司节能降碳成果丰硕。通过三年电机更新计划,淘汰470台高耗能电机、改造31台永磁电机,预计2025年末万元工业产值能耗降至81.09千克标煤/万元,较“十三五”末降幅达23.85%。6座矿山入围国家级绿色矿山,9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三同时”执行率、工业回水利用率、固废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矿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2022年,公司成立科技管理中心及7个专业委员会,攻克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如玉龙铜业1800万吨选厂铜钼选矿项目使铜、钼回收率分别提高5.97%、1.07%;西部铜业浮选流程优化项目将原矿处理量从2700t/d提升至4500t/d,减少建设投资1300万元,科技支撑作用显著。
得益于创新思路不断激发,公司智慧矿山建设也取得不错进展。玉龙铜业、锡铁山分公司试点项目的生产能力提升10%、资源利用率提高2%-5%、劳动生产效率提升30%-50%,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示范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奖项。
奋力做强矿山主业力求再上“新台阶”
得益于有色金属需求不断上涨,西部矿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6.59%、净利润同比增长15.35%,铜、锌等主要矿产产量均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
王海丰直言,虽然今年有色金属行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但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有色金属市场预计将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但供需平衡可能趋紧,尤其是和新能源相关金属,需求增长可能超过供给增长。”王海丰说。
事实上,在产业规模与资源保障上,西部矿业近年来始终在不懈努力。据统计,目前西部矿业旗下矿山年采矿规模达3730万吨,已跻身国内特大型矿山前列;公司通过8家单位地质找矿,预计“十四五”末新增铁矿石7562万吨、铜金属23万吨、铅锌金属71万吨、钒矿石699万吨,为主业发展提供充足资源储备。
同时,公司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25年末预计完成矿产铜17.22万吨、冶炼铜26万吨、高纯氢氧化镁14.64万吨,较“十三五”末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无论行业发展如何演变,资源为王的格局未曾变化,深谙此道的西部矿业也将发展重点放在“做强矿山主业”这一命题中。当前,西部矿业持续推进主要项目建设,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正是玉龙铜矿三期工程项目。该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将从1989万吨/年增加至3000万吨/年,有望成为西部矿业二次创业再铸辉煌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公开信息显示,玉龙铜矿是国内第二大单体铜矿,矿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山区的昌都地区,以其高品位和先进装备而著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玉龙铜矿石资源量8.3亿吨,铜平均品位为0.6%,2024年生产矿产铜15.9万金吨。
“玉龙铜矿正处于露天开采阶段,尚未开展深部钻井和勘探工作。我们将持续关注并适时推进相关工作,以充分挖掘矿山的潜力。”王海丰介绍,玉龙铜矿三期工程涉及尾矿库等相关手续,目前办理进度符合预期,预计2025年底可望取得相关手续,具备开工条件,2026年底有望建成。
面对未来,西部矿业已做好准备。公司将以安全为基、以绿色为脉、以创新为魂,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与数智转型,为建设绿色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企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