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围绕汽车金融推出新款车主信用卡,或升级信用卡功能,从而进一步优化信用卡汽车消费金融方案,提升车主信用卡权益。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银行信用卡部门多加码汽车金融业务,主要是因为当下汽车消费属于优质潜力场景,且购车人群资质相对较好。信用卡部门除了产品设计应更加契合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外,还应在增值服务与权益体系设计上提升客户体验、加强线上线下汽车渠道与生态合作。
汽车消费场景渗透加强
近日,兴业银行携手中国银联推出全新兴业银行银联车主信用卡金卡和白金卡(精锐版),旨在为广大“有车一族”及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打造多元化汽车消费金融方案,不仅包含用车养车服务、购物优惠活动、高颜值镜面工艺卡面,还关注到客户安心驾驶的需求,提供交通意外保险、非事故道路救援等保障服务,白金卡客户可额外享受优惠购代驾服务。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该行车主信用卡的上市,是兴业银行携手中国银联推动“金融+出行”生态融合,打造涵盖汽车服务、支付优惠、安全保障的综合性“车主生态圈”的举措。
另外,11月24日,平安银行信用卡正式宣布,“平安好车主信用卡”全新升级。此举是继五大基础保障升级后,落实中国平安“三省工程”的又一重要举措。新卡分为动感黑、平安橙两个版本,其中平安橙版本率先上市,限量发行1万张。升级后的平安好车主信用卡聚焦车主生态场景,整合“用车、养车、出行”全周期服务,致力于为车主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车生活体验,实现从视觉到权益的全面升级。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银行信用卡部门加强了汽车金融服务。苏商银行高级研究员杜娟将原因归结为三方面:一是信用卡基于消费场景展业,在内需相对较弱背景下,需要更多加强汽车消费等潜力场景的渗透;二是购车人群资质相对较优,通过服务购车需求,以信用卡切入这部分客群,后续还可做产品与服务的深度经营;三是购车场景消费相对大额,在规避高额返现等违规操作前提下,单笔成本收益比上有优势;四是信用卡购车分期虽然通常不需要车辆抵押,但借款人资质较优且有车辆作为财产标的,风险相对更可控。
权益持续升级
记者注意到,信用卡部门近期升级了汽车权益服务。例如,兴业银行为车主信用卡持卡客户配备了“月月达标领好礼”专属活动,消费达标次月即可在充电、加油或洗车等好礼中任选其一,白金卡客户每月最高可领3次、全年至高省1800元,金卡客户每月最高可领2次、全年至高省600元。
平安银行则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产银联动”资源,升级围绕车主高频消费场景,构建覆盖加油充电、养车服务与出行保障的多维权益体系,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例如,创新推出“省钱包”机制,持卡客户网络消费满88元可获1%返现,存入专属“加油充电省钱包”,专项用于加油或充电抵扣,全年至高省480元。
目前,不少信用卡与车企联动,推动业务发展。例如,工商银行信用卡11月24日公开表示,至2025年12月31日,购北京汽车特定车型办理工银信用卡汽车分期可享最长60期、最低0息(单利)金融方案。该方案通过厂商补贴形式,实现汽车车型、配置、厂商补贴及其他购车权益。
再如,浦发银行武汉分行近日公开表示,至2025年12月31日,在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合作的广汽丰田经销商门店购买特定车型,办理浦发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并经批核且成功放款的客户,可享0首付2年0息分期优惠,还有其他福利。
信用卡部门可以从哪些角度优化汽车金融服务?杜娟认为,一是通过总对总的系统、流程对接、数字技术升级,便捷汽车金融的客户操作流程;二是产品设计更加契合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如还款方式等;三是在增值服务与权益体系设计上提升客户体验,如维修与养车等汽车后服务、车辆救援权益、二手车交易等;四是加强线上线下汽车渠道与生态合作,如新能源车企、传统4S店、维修养护机构、加油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