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2025年三季报呈现出一幅稳中有进的经营图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2亿元,同比下降1.8%,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0.1%,在复杂经营环境下保持了盈利正增长。
细究这份成绩单,有几个关键数据值得关注。净利息收入1109.6亿元,同比下降0.6%,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显示息差压力有所缓解。单季度净息差1.55%,环比提升4个基点,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11个基点至1.68%。这种改善很大程度上源于前期多轮存款利率调降的成效显现,定期存款占比56.9%虽仍处高位,但成本管控已初见成效。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08%的稳定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累计年化不良净生成率降至1.11%,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新增不良资产的步伐在放缓,风险管控取得实质性进展。拨备覆盖率227.81%和拨贷比2.46%的组合,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风险缓冲。
贷款结构的变化透露出战略调整的信号。对公贷款同比增长7.8%,在总贷款中占比61.8%,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绿色、科技、制造业中长期等重点领域贷款增幅均超过13%,远高于整体贷款4.3%的增速,显示银行在五大新赛道的布局正在加速。
非息收入的表现则呈现分化态势。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3.8%,在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的背景下,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展现韧性。但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9.2%,主要受债市利率波动影响,债券投资收益不及去年同期。
资本充足率方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6%保持稳健。市场更关注的是500亿元可转债的转股进程,目前仍有413.5亿元未转股,转股价格21.19元与当前股价20.23元之间尚存差距。管理层对推动转股表达了信心,这将成为未来资本补充的重要看点。
从盈利驱动因素看,规模扩张贡献了6个百分点的业绩增长,拨备计提贡献8.6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净利润微增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息差收窄仍构成拖累,但压力已有所减轻。
这份三季报展现了一家大型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深化期的典型生存状态:通过精细化负债成本管控缓解息差压力,借助规模增长和拨备反哺维持盈利稳定,同时在战略新兴领域寻求突破。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增长挑战的背景下,兴业银行这种稳守基本盘、发力新赛道的策略,或许代表了行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