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刚刚结束,管理层向市场传递了几个关键信号。从数据来看,这家股份制银行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转型。
三季度资本市场回暖给兴业银行带来了直接利好。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透露,贵宾客户股票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由跌转升,含权产品在双金及以上客户中渗透率稳步提高。更直观的数据是,扣除存款后零售客户综合金融资产年化收益率从二季度末的2.76%跃升至4.04%。第三方存管客户活跃度同样显著提升,月均签约客户达到上半年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这些变化直接体现在手续费收入上——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79%,其中财富销售中收增长7.7%。
资产质量方面出现积极变化。首席风险官赖富荣表示,前三季度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及不良生成率实现双降,对公房地产新发生不良同比减少5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10.6%。制造业第三季度新发生不良较前两个季度平均值下降48.6%。这些数据表明,经过前期的风险暴露,重点领域的风险峰值可能已经过去。
负债成本优化是另一个亮点。尽管净息差较2024年下降10个基点至1.72%,但通过推进企金织网工程、深化零售场景金融建设,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2个基点。这种负债端的精细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兴业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5.65元,总额119.57亿元。行长陈信健强调,自2007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161亿元,是普通股融资的2.3倍,去年分红率首次突破30%达到30.73%。这种分红策略不仅响应了监管号召,更向市场传递了价值信号。
从业务结构看,绿色金融融资余额2.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8%,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13万亿元,增长17.70%,均高于贷款整体增速。集团五家资管子公司资管规模合计3.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0.62%,显示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的协同效应正在显现。
股东结构也在持续优化。除了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兴业转债全额转股增持3.88亿股外,大家人寿在一季度增持5.41亿股后,9月和10月又继续增持超7400万股。这些真金白银的增持行为,反映了主要股东对银行价值的认可。
当前兴业银行静态股息率5.29%,PB市净率0.53,在银行业息差逐步见底、资产质量边际改善的背景下,这种低估值高分红特征正在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关注。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带来的财富管理业务弹性,以及负债成本优化空间的持续释放,这家股份制银行的转型成效值得持续观察。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