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显示,兴业银行已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成为继五家国有大行之后,首家获批此类牌照的股份制银行。值得关注的是,5月7日上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IC),近日即将陆续批复。李云泽还表示,AIC股权投资试点加力扩围,目前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批复文件显示,兴业银行于5月6日获批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名称暂定)。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兴业银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工作接受金融监管总局的监督指导。筹建期间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开业申请。
此前,我国共有5家AIC,分别由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在2017年全资设立。由此,兴业银行也成为时隔八年后,首家获批筹建AIC的股份制银行。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AIC股权投资扩围,加大对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去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总结上海开展股权投资试点工作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并将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广州、北京、天津、重庆、南京等18个城市。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其中提出,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试点城市所在省份,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AIC,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AIC等。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AIC牌照有望成为各家银行多元体系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