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兴业银行(601166.SH)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与大部分已披露财报的股份制银行类似,一季度,在资产总额稳步提升时,兴业银行出现营收、净利同比双降。
前一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该行实现营收556.83亿元,同比下降3.58%,归母净利润237.96亿元,同比下降2.22%。
据悉,在“两低一高”的新环境下,兴业银行强调“宁可让利不让风险”。“让利就是降低资产收益率。低利差时代,容错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短期营收,下沉风险往往会造成资产质量的恶化,耗费更多的风险资本。”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此前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财报显示,兴业银行一季度净息差为1.80%,较2024年全年下降2个基点,同比下降7个基点,与2024年同比下降11个基点相比,降幅小幅收窄。
此前,该行预测2025年净息差仍有10个BP的下降。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净息差走势,该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回应,降幅控制在10个BP范围内还是有一定压力,需要做大量工作。
对于一季度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3个基点,他表示主要受去年基数的影响,去年一季度没有自律机制的约束,整个市场的存款付息率较高。预计整体商业银行的存款付息率降幅会趋缓。
不过兴业管理层也在会上强调,力争今年净利息收入能保持正增长;营收、净利的确定性因素也较多;资产质量未来会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总体风险可控,也有信心能继续跑赢大市。
据透露,该行科技、绿色贷款余额已双双突破万亿元。陈信健称,去年以来,兴业加快在科技金融、国际金融两大领域的布局,无论是增量、增幅都快速增长,这是信贷投放的利好因素。
同时,他介绍,兴业不断围绕场景金融与各类数字化工具建设,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能力;负债端的稳规模降成本策略得到较好落实,有效管控息差收窄的幅度,负债端今年取得较好成效也较确定。
他还表示,随着兴业资产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理顺,财富产品金融销售能力不断提升,FICC业务在产品创新和客户拓展方面,今年也会取得许多新的成效,带动全行中间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总体而言,全行营收虽存在压力,但在稳住收入规模、优化收入结构方面我们还是有信心的。”陈信健称。
一季报显示,兴业银行利息净收入维持平稳增长,达到377.22亿元,同比增长1.29%;但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2.42%,为179.61亿元。
非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8.54%,但其他非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1.50%。如,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2.4%,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扩大。
资产端,该行绿色贷款和科技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9.37%、9.90%,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报告期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28.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54亿元,不良贷款率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关注贷款率1.71%,与上年末持平。对公房地产、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均同比回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2.27亿元,同比下降11.39%,拨备覆盖率233.42%,保持充足水平。
据悉,报告期内,该行建立总行行领导挂钩督导和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敏捷小组工作机制,对全资产类产品开展商业逻辑和风控逻辑重检,完善产品创设、准入、评价及退出的全流程管理,确保对产品关键风险点的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