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涨后,回购价上限直接翻四倍
今天最引人关注的A股事件之一,莫过于工业富联宣布将股份回购价格上限从不超过19.36元/股,大幅上调至75.00元/股。这一调整幅度接近4倍,几乎踩在了当前市场股价的节奏上。根据公告,此次调整是基于公司股票近期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原定的回购价格已明显低于市价,若不调整,回购计划将难以推进。新的75元上限,未超过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均价的150%,符合监管要求,且属于股东会授权范围,无需再走股东大会流程。
截至目前,工业富联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769.74万股,耗资约1.47亿元。虽然回购规模尚不算巨大,但此举释放的信号极为明确:公司管理层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并有意通过真金白银来稳定市场信心。尤其是在此前股价经历剧烈波动的背景下,这次价格上限的上调,更像是对市场情绪的一次“托底”回应。
基本面强劲,为何市场如此敏感?
说实话,看到这份回购调整公告时,我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明明业绩好得不像话,怎么还会需要动用资本手段来稳股价?翻看数据就能发现,工业富联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高达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224.87亿元,增速达48.52%,单季利润更是同比增长超60%。这哪是疲软,简直是AI服务器赛道上的“印钞机”。
更关键的是,机构几乎一边倒地看好它。国信证券、华安证券等纷纷维持“增持”或“优于大市”评级,核心逻辑正是其在GB200/GB300 AI服务器产品线上的深度绑定与技术领先。理论上,这样的公司应该享受估值溢价才对。
可现实是,股价在11月24日一度闪崩,近几个交易日持续承压,市盈率也出现回落。为什么?因为市场真正担忧的,从来不是今天的业绩,而是明天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
L11模式之忧,才是股价背后的“雷”
我仔细梳理过近期的市场传言,发现焦点集中在所谓“大客户对L11商业模式的调整”。这里的L11,指的是服务器整机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意味着工业富联不只是代工组装,而是参与设计、测试、散热优化等高附加值环节。这也是它能摆脱“低端制造”标签、获得成长估值的核心支撑。
但如果这个环节被大客户(如英伟达)收回自研,或开放给更多竞争者,那工业富联就可能被降维打击为普通代工厂。一旦失去技术溢价,哪怕现在赚得多,未来也难逃估值重构的命运。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公司紧急澄清“生产正常、研发顺利”,并加速布局Vera Rubin平台新品,市场依然犹豫。毕竟,在AI产业链话语权重新分配的大背景下,代工企业的议价空间始终是个悬点。
我的看法:短期震荡难免,但不必过度悲观
从资金面看,今日主力净流入5.21亿元,行业整体也获27亿资金加持,说明有资金在逢低吸纳。技术上虽短期偏弱(股价位于五日线下,空方占优),但中期趋势仍为震荡上行。我认为,当前股价更多是情绪与预期的博弈,而非基本面反转。
我依然相信工业富联的技术积累和客户粘性,尤其在AI服务器交付复杂度不断提升的今天,系统集成能力不会轻易被替代。这次回购提价,既是底气,也是一种姿态。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或许反而是观察点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