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从芯片到整柜?
英伟达战略转向:从芯片到整柜,谁将乘风而起?市场普遍分析认为,英伟达正将业务重心从单纯的芯片出货,向提供完整的“整柜”(Rack)AI服务器系统转变,这一战略转型将重塑其供应链格局。这意味着,英伟达的战略重心:从芯片到整柜。
传统模式:芯片供应商→新兴趋势:整机柜系统
综合多方分析,英伟达正加速向“整柜”(Rack)AI服务器系统转型,旨在通过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缩短客户部署周期并提升利润率。
模式转变:英伟达计划从单纯的AI芯片或组件供应商,转型为直接供应完整的AI服务器系统。通过推出MGX架构,提供已完成组装与测试的整机柜(Level-10, L10)系统,以实现更强的制造流程控制。
部署效率提升:通过预先定义和验证约80%的系统,AI服务器的部署周期有望从传统的9到12个月,大幅缩短至 90天 。
产品演进:随着Blackwell平台(GB200)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放量,以及下一代GB300芯片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后逐步扩大出货规模,整柜系统的出货量预计将逐步成为主流。
如果传闻是真的,是利好,不是利空!
市场无脑流出关于此举利空工业富联的传闻。其实,恰恰相反!正如英业达总经理蔡枝安坦言,确实有相关传闻,但尚未收到英伟达的正式通知。 广达发言人杨俊烈则在法说中表示“ODM的价值含量,从来就不是只有纯粹那个板子造成的。”其他因素包括系统设计、成本节省能力等,“可以提供服务的厂商会愈来愈少。”——意味着核心供应商份额会更加提高。集邦科技研究经理龚明德分析,对比过往强调芯片出货,英伟达的重心将朝“整柜”出货发展,2026年整柜出货料将成主流。 以此观察,鸿海、广达、纬创三业者被认为优势较大,是因与辉达合作基础长久、出货量也较大,且整柜组装除了流程较复杂,也相当“吃电”,在考验业者资源调度的能力。
核心受益产业链分析
英伟达向整柜系统转型,将直接利好其供应链中具备技术壁垒和产能优势的厂商。根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的分析,主要受益环节包括AI服务器整机代工、PCB、光模块、液冷系统、电源管理及电子布等。
整机代工:工业富联
光模块:中际旭创
液冷系统:英维克
电源管理:麦格米特
1. AI服务器整机代工 (ODM/OEM)
作为英伟达GB300服务器的主力ODM厂商,工业富联(601138)将深度受益。其独家定制的浸没式液冷整机柜,单柜价值高达300万美元,订单已排至2027年,有望成为出货量翻倍的最大直接受益者。
2. PCB (印刷电路板)
GB300对PCB的要求极高,将带动高阶板卡需求。胜宏科技(300476)独家供应五阶HDI板,单机价值量较前代提升30%以上;沪电股份(002463)则供应22层以上高多层PCB板,深度绑定英伟达及头部ODM厂商。
3. 光模块与高速铜缆
GB300单机柜需72个1.6T光模块,价值量较GB200翻倍。中际旭创(300308)作为全球1.6T光模块龙头,已锁定英伟达80%的订单。同时,沃尔核材(002130)通过安费诺供应GB300的800G高速铜缆,市占率超50%。
4. 液冷系统
随着服务器功耗攀升,液冷成为刚需。英维克(002837)作为英伟达液冷合作伙伴,提供机柜级液冷板方案;川环科技(300547)的液冷管路快接头(UQD)通过英伟达认证,单机用量提升4倍。
5. 电源管理与电子布
GB300机柜系统功耗预计提升至135KW-140KW,推动对高效电源的需求。麦格米特(002851)已获首批3000组电源订单。此外,中国巨石(600176)、中材科技(002080)等电子布厂商,其低介电电子布已通过英伟达认证,用于GB300服务器PCB基板。
一颗红心,一种准备:紧紧抱住,不要被洗出去
针对“分工管制”传闻,目前并无官方证实。相关信息主要源于对英伟达业务模式的市场分析,而非官方的“分工管制”政策。
传闻:英伟达拟分拆中国业务。
官方回应: 英伟达已于2025年4月29日明确辟谣,称此传闻为“完全为假消息”,没有任何依据。
传闻:英伟达说我们是“假新闻”。
官方回应: 一则发布于Reddit的低权威度内容声称“英伟达称我们是假新闻”,但缺乏具体背景和官方声明,可信度极低。
综上所述,英伟达正加速向提供完整“整柜”AI服务器系统转型,这一战略将显著利好其供应链上的核心厂商。尽管“加严分工管制”的传闻无法证实,但其业务重心的转移已成市场共识。
同志们:理解这一产业链的变迁至关重要!!!

低调南湖先生
钟意作者
阅读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