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传闻引发大跌,工业富联紧急澄清:订单一切正常
11月14日,市场突然传出“工业富联下调机柜出货与业绩预期”的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当日下跌5.47%,报收64.27元/股,总市值仍超1.28万亿元。面对市场波动,工业富联迅速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作出回应:公司未发布任何有关订单或展望下调的口径,现有客户项目进度与交付节奏均正常推进。多个重点项目的产线、测试与交付能力也按计划运行,不存在所谓“需求放缓”或“订单削减”的情况。
与此同时,公司进一步披露了新品进展——当前多项高端AI服务器产品协同开发顺利,在算力密度、电源能效、散热效率和集成强度等方面实现显著优化。特别是针对英伟达下一代Vera Rubin平台的产品,已进入关键开发阶段,未来将成为公司高端AI服务器交付的核心增长引擎之一。而从量产节奏看,GB200出货非常顺利,GB300也在第三季度实现量产,良率与测试效率持续提升,为四季度毛利率提供正面支撑。
我为什么依然看好这家AI制造龙头?
说实话,看到这个传闻出来时我也是一愣。但翻完财报和会议记录后,我的判断反而更坚定了:这大概率是一次情绪性误读。
先看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224.87亿元,增幅高达48.52%,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单看第三季度,收入突破2431亿元,净利润更是首次站上百亿台阶,达到103.73亿元,同比增速超六成。这样的企业说要“下调预期”?我不信。
更关键的是结构变化。云计算业务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65%,其中云服务商GPU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0%,第三季度环比再增90%以上。这意味着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不仅没减弱,反而在加速。再加上TrendForce预测2026年全球云服务商资本支出将突破6000亿美元,年增40%,这种背景下,谁会轻易下调订单?
我自己一直关注工业富联的一个深层逻辑是:它早已不是单纯的代工厂。现在公司在ASIC客制化方案、CPO与1.6T交换机联合开发、液冷系统导入等高附加值环节都在实质性推进,甚至开始向“数据中心统包服务商”转型。特别是在美国“星际之门”项目中承担运营角色,背后绑定的是软银、OpenAI、甲骨文和英伟达的超级联盟——这种战略卡位,哪是普通供应链企业能比的?
当然,短期股价受资金面影响明显,主力五日净流出超55亿元,技术面也显示空方占优。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长期来看,股价终将回归基本面。只要AI基建的投资浪潮不退,只要GB300和Rubin平台如期放量,工业富联的基本盘就不会动摇。
这次辟谣,更像是给市场一次冷静的机会。别被杂音干扰,盯住真正的趋势——AI正在重塑世界,而有些人,正站在风暴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