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2025年三季报显示,其经营基本面呈现稳中趋优的态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0.2亿元,同比下降1.8%,但降幅环比收窄0.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630.8亿元,同比增长0.1%,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维持正增长实属不易。利润增长主要由规模扩张和拨备贡献驱动,其中贷款总额达6.0万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略有提升。对公贷款同比增速7.8%,成为信贷投放的“压舱石”,制造业、绿色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贷款增幅显著高于整体水平,反映出“五大新赛道”布局持续深化。
从收入结构看,净利息收入为1109.6亿元,同比下降0.6%,降幅收窄;净手续费收入200.8亿元,同比增长3.8%,表现亮眼,得益于财富管理与投行业务的稳步推进。尽管非息收入整体仍面临压力,但手续费板块的增长显示出业务转型的积极成效。值得关注的是,3Q25单季年化净息差测算值为1.55%,环比提升4bp,在资产收益率下行环境中,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率大幅下降11bp,体现出负债端成本管控的有效性。结合前三季度累计净息差1.72%、降幅边际趋缓的数据,息差企稳迹象初现。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3Q25末不良贷款率为1.08%,连续多个季度持平;累计年化不良净生成率1.11%,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表明信用风险生成节奏放缓。房地产、信用卡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均有所收敛。同时,拨备覆盖率达227.81%,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即便在减值计提同比减少的情况下,拨贷比仍维持在2.46%的高位。
市场关注度亦被股东行为与分红预期所提振。兴业银行计划实施首次中期分红,每10股派息5.65元,总额达119.57亿元,传递出增强股东回报的明确信号。主要股东如福建省财政厅、大家人寿持续增持股份,叠加当前静态股息率达5.29%、市净率仅0.53倍,使其被视为高性价比红利资产。此外,尚有413.5亿元可转债未转股,未来若股价回升至转股价以上,有望通过转股进一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相较之下,工业富联虽营收规模庞大,但估值处于高位,市盈率46.78倍、市净率8.85倍,增长可持续性面临考验。而中科三环净利润同比大增314.8%,受益于新能源车与机器人领域需求释放,盈利修复趋势明确。整体来看,在宏观经济复苏动能偏弱的环境下,兴业银行凭借扎实的对公基础、可控的资产质量和逐步显现的估值修复潜力,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