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这回拿了“2025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说白了,就是治理结构这块儿被官方盖了章。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搞的这个评选,背后是证监会,含金量不低。能拿到最高等级荣誉,说明不是光看业绩,而是从运作规范性、决策机制、信息披露这些“内功”上都经得起 scrutiny。现在市场上讲故事的不少,但能把公司治理做到让监管点头的,还真不多。
你再看它今年的业绩,前三季度营收破千亿,净利53亿,同比增长超三成,销量也稳在35万多辆,这不是靠补贴堆出来的数字。更关键的是,11月初它在港交所挂牌,成了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这一手操作,不只是多了一个融资渠道,更是把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引入来倒逼自身治理升级。两地上市,合规要求更高,透明度压力更大,敢这么走,本身就说明底气在提升。
问界M9在50万价位段当销冠,M8一出来就冲进40万级前列,这已经不是单纯拼价格的阶段了。品牌力起来了,背后是技术和合作的双轮驱动。跟华为的合作早就不是简单的贴牌,持股深圳引望10%,变成了“业务+股权”的深度绑定。宁德时代也在供应链上给足优先级,这种资源倾斜,在行业里不是谁都能拿得到的。再加上自家的魔方平台、超级增程这些技术落地,产品力是有支撑的。
最近它港股上市后虽然有回调,A股这边股价也在百元以上波动,但融资数据有点意思——连续10天融资净偿还,累计还了11亿多。这说明啥?部分杠杆资金可能在阶段性退出,但这和公司基本面未必直接挂钩。反而是一些机构还在维持增持评级,像国泰海通这些券商也没改看法。市场分歧一直都有,尤其是在高位的时候,但公司的动作其实很清晰:一边推进出海战略,一边优化产能交付,连员工持股回购都做过一轮,看得出管理层在节奏把控上下了功夫。
现在它身上挂着一堆概念,华为汽车、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固态电池……但真正让它站稳脚的,还是把高端智能电动车这条线扎扎实实跑通了。重庆那边的超级工厂都被列为观摩点,和长安一起成为区域产业标杆。未来能不能持续领跑,还得看全球化铺得怎么样,毕竟国内市场卷成这样,出海才是检验真功夫的地方。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