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赛力斯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成了国内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这事儿本身就有分量,更别说还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重庆产业母基金一个人就砸了21.76亿港元,直接拿下最大单笔基石投资,林园基金、施罗德、广发这些名字也都来了,阵容确实不一般。
但有意思的是,市场反应有点割裂。一边是发行阶段热得不行,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倍,融资认购超1700亿港元,暗盘交易还一度涨超1%;可一到上市,恒指整体走弱,赛力斯开盘就跌了近2%,盘中跌幅还扩大到了6%以上。A股这边也没能幸免,上交所的赛力斯股价同步下挫,一度跌超5%,成交额却冲到了近27亿,说明资金分歧不小。
这背后其实能看出点门道。资本市场对赛力斯的技术路径和战略方向显然是认可的——毕竟问界系列累计交付超过80万辆,M9稳坐50万级销量冠军,M8也成了40万级的新爆款,品牌高端化已经立住了。再加上和华为深度绑定,持有深圳引望10%股权,从“业务合作”升级到“股权合作”,这种模式让它的智能电动优势有了长期保障。而且公司把70%的募资投向研发,搞魔方平台、超级增程、智能安全这些底层技术,护城河确实在加宽。
但为什么上市首日反而破发?我觉得不是对公司基本面的否定,更像是短期情绪和宏观环境的共振。港股科技板块整体承压,恒生科技指数当天跌了1.75%,小鹏、华虹都在跌,赛力斯被裹挟其中也不奇怪。另外,虽然基石阵容强大,但散户中签率只有10%,大量资金集中在机构手里,开盘后一旦有抛压,波动自然放大。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重庆产业母基金这几年几乎是全程陪跑:早年出资建“超级工厂”,以租赁形式帮赛力斯轻资产扩张;后来又持续注资,甚至在收购工厂股权时选择继续持股,不套现退出。这种“产业资本+龙头企业”深度绑定的模式,已经在重庆串起了一条涵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带动本地上百家企业进入供应链体系。这种由地方国资主导的产业升级样本,比单纯看一个IPO更有长远意义。
说到底,赛力斯这一步跨出去,不止是为了融资,更是要借港股平台加速全球化。现在它的车已经卖到欧洲、中东、非洲,未来“A+H”双资本通道打通,技术和品牌的出海节奏只会更快。短期股价怎么走,我说不准,但从产业演进的角度看,这条路算是踩准了节拍。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