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正式开启港股招股,冲击“A+H豪华新势力第一股”
赛力斯今日正式开启港股招股,标志着这家近年来在高端新能源市场迅速崛起的企业即将登陆港交所。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全球发售1.002亿股H股,发售价不高于每股131.50港元,预计募资净额达129.25亿港元。若顺利推进,赛力斯将于11月5日正式以“09927”为代码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此次IPO不仅是一次资本动作,更被视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本次发行中,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1002万股),国际发售占90%,并设有15%的超额配售权和发售量调整权。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总金额约8.26亿美元(约合64.21亿港元),阵容涵盖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云锋基金、中邮理财以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如三花智控、星宇股份等,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
募资七成投向研发,战略布局清晰
从资金用途来看,赛力斯此次募集资金中,约70%将用于研发投入,重点聚焦智能电动核心技术的迭代与突破;另有20%用于多元化营销渠道建设、海外销售网络及充电服务体系布局,旨在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剩余10%作为营运资金。这一分配结构反映出公司并未将融资简单视为短期变现机会,而是着眼于构建可持续的技术壁垒和全球化运营能力。
问界系列爆发式增长,业绩兑现能力凸显
我一直在关注赛力斯的发展路径,说实话,它过去几年的蜕变是惊人的。自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以来,其产品矩阵快速完善,已形成M5、M7、M8、M9四款车型的完整梯队,覆盖30万至60万元高端市场。更关键的是,这些车型不是“叫好不叫座”,而是真正实现了销量与口碑双丰收。
比如,问界M7是2024年中国30万元以上级别最畅销的自主品牌SUV,全年交付约20万辆;问界M9则在5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登顶,交付超15万辆;而2025年4月发布的问界M8,上市24小时大定即破3万辆,市场需求可见一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问界品牌2024年NPS净推荐值高达82%,位居行业榜首,全年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
财务层面更是跨越式跃升:2024年收入达1451.14亿元,同比暴涨305.47%;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3.8%,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含金量。
我看赛力斯:不只是“华为概念股”,更是中国智造的新标杆
坦白讲,很多人仍把赛力斯当作“华为概念股”,但我认为这种看法已经落伍了。诚然,华为在智能座舱、ADS智驾系统等方面给予了强大赋能,但赛力斯自身的制造体系、质量管控和用户运营能力同样不可忽视。它的“超级工厂”支撑了M9上市10个月生产超15万辆的“上量速度”,且连续三年获评新能源新车质量第一名。
在我看来,赛力斯的成功在于抓住了“高端化+智能化”的双重趋势,并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义和高效的执行落地,完成了从传统车企到科技型企业的转型。此次港股上市,不仅是融资渠道的拓展,更是品牌价值的一次全球宣示。
当然,挑战也存在——海外市场拓展、持续高研发投入带来的现金流压力、以及日益激烈的高端竞争格局都需要警惕。但从目前的趋势看,赛力斯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差异化路径。如果能保持现有 momentum,它确实有潜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中的领军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