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赛力斯递表港交所,正式开启港股IPO征程
赛力斯申报港股IPO迎来重要进展!
4月28日,港交所披露赛力斯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赛力斯是全球第四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与华为打造的问界品牌构建了M9、M8、M7和M5等四款车型。

目前,赛力斯面临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招股书显示,赛力斯在风险因素中首先提及可能无法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得有效竞争。
步入2025年,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下滑态势。2025年第一季度,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4552辆,同比下降42.47%。
销量下降考验持续盈利能力
赛力斯在招股书中介绍,公司是全球第四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其他三家实现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分别是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
2024年,赛力斯的归母净利润为59.4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55.73亿元,同比均实现扭亏为盈。而2022年、2023年,赛力斯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均为负值。

赛力斯能够取得上述成绩,主要是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一家车企高管向记者介绍,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非常明显。一家车企的产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盈利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进入2025年,赛力斯突然有些“卖不动”了。
2025年1月至3月,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17906辆、17841辆、18805辆,同比分别下降51.39%、41.04%、32.19%。

这意味着,赛力斯在销量未能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持续盈利能力受到考验。
未来供需矛盾或将凸显
考验存货与供应商管理能力
据悉,赛力斯计划持续扩大汽车供应,但其近期销量突然同比下降,或将导致其面临供需矛盾。
招股书显示,随着产量增加,赛力斯需要大幅扩张,特别是为了实现销量的潜在增长和提供高质量服务,需要扩大零售、交付、销售及服务网络,以及管理不同车型。
对此,赛力斯需要应对有效管理存货的挑战。
招股书显示,赛力斯为了确保及时生产及交付,通常会根据客户订单制造汽车,并且基于客户需求预测提前确定存货水平,但预测具有不确定性。
赛力斯方面称,如果公司的存货水平超过需求,可能会导致存货撇减或冲销,以及以折扣价格出售过剩存货,从而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赛力斯的存货余额分别为39.93亿元、35.29亿元、25.52亿元。

此外,赛力斯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应商依赖,将影响其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赛力斯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39亿元、154亿元、722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4.7%、36.9%、51.9%。
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赛力斯向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58亿元、72亿元、420亿元,占总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4.5%、17.4%及30.2%。
截至4月28日收盘,赛力斯在A股股价报127.25元/股,跌幅为1.35%,总市值为207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