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的业绩"起飞",这次能飞多远?
看到中国国航这份前三季度成绩单,我的第一反应是:国际航线这波红利吃得真香!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扣非净利润更是暴涨近280%,这架势像极了当年吉祥航空靠国际航线逆袭的样子。但咱们得冷静——航空业的复苏从来不是直线上升的,就像坐过山车,总有颠簸。
国际航线成了"现金奶牛"
免签政策简直是给国航开了绿灯,国际客运收入占比提到24%,客座率、票价双升。这让我想起2025年吉祥航空也是靠国际航线把净利润做到5个亿,但它的股价却反复横跳,资金还净流出。这说明什么?市场对航空业的复苏始终带着怀疑,就像对待一个刚出院的病人——既期待他活蹦乱跳,又怕他随时复发。
国内航线可能"触底反弹"
现在国际航线吸走了大部分新增运力,国内航线反而供需平衡了。国航上半年国内客公里收益跌了6%,但未来客座率和票价可能双升。这剧情有点像洪都航空——多元化业务(教练机+导弹)让业绩预测暴涨374%,但股价能不能跟上是另一回事。航空业的"跷跷板效应"很明显:一边起来,另一边就可能被压下去。
历史告诉我们:预测越乐观,越要系好安全带
国航自己都下调了2025年净利润预测(从103亿砍到20亿),PE高达76倍。对比2025年那次净利润预测734%的增长,当时市场可能嗨过,但后来呢?没具体数据,但吉祥航空的案例摆着:业绩好≠股价涨。现在油价、人民币汇率、地缘政治,随便哪个"黑天鹅"都能让这架刚起飞的航班颠簸。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
航空股就像天气预报——明明看着晴空万里,突然就来场雷阵雨。国航这波国际航线红利能吃多久?或许得看免签政策会不会"续费"。如果你问我该不该跟,我只能说:看看吉祥航空的资金流向,再摸摸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毕竟投资舱位分经济舱和头等舱,但跌起来可不管你是哪一舱。(风险提示详见原文,你的钱包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