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再次启动大规模定增计划,拟向控股股东中航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航控股发行不超过30.44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发行价格定为每股6.57元。这笔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控股股东将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
观察这份定增方案,有几个关键数据值得关注。发行价格6.57元较当前8.55元的市价存在约22%的折价,这种安排既体现了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支持,也符合当前市场环境下定增的常规定价逻辑。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行完成后,中航集团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将从53.71%提升至约60.58%,控股地位进一步强化。
从财务数据看,中国国航确实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公告披露的资产负债率数据显示,2022年末至2025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69%、89.48%、88.16%和87.88%,虽然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0亿元的资金注入预计将显著改善公司的财务结构,为后续发展提供更稳健的基础。
与此同时披露的三季度财报呈现出复杂态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8.26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7.31%。但单看第三季度,营收490.69亿元仅微增0.90%,净利润36.76亿元反而同比下降11.31%。这种分化可能反映了航空业面临的季节性波动和成本压力。
回顾中国国航近年的融资历程,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三年进行大规模股权融资。2023年底,中航集团曾以60亿元认购8.55亿股,用于引进17架飞机项目,其中包括6架C919;更早的2023年初,公司还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约150亿元。频繁的股权融资虽然短期内可能稀释每股收益,但也体现了公司在行业复苏期积极优化财务结构的战略意图。
从行业视角观察,航空运输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高负债运营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各大航司都在通过多种方式改善财务状况。中国国航此次定增,与其说是应对危机,不如说是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准备。公告中提到的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等表述,暗示公司可能在为未来的运力扩张和市场拓展储备弹药。
控股股东全额认购的安排传递出积极信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央企控股股东真金白银的投入既体现了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不过,这笔交易仍需经过国资监管机构批准、股东大会审议及监管注册等程序,具体实施时间表仍有待观察。
航空业的复苏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油价波动、汇率变化、市场竞争等因素都将持续影响公司业绩。中国国航选择在此时进行大规模股权融资,既是对过去几年高负债经营的修正,也可能是在为行业新一轮发展周期提前布局。后续需要关注的是,这笔资金能否如预期般有效降低财务成本,以及公司能否在优化负债结构的同时,把握住航空市场复苏带来的增长机遇。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