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聊盘面也不聊个股,聊聊自己的仓位观。先给自己叠个甲,我写文章只为记录和分享,无意说教,如果有兴趣讨论可留言,人身攻击就不要了。
起因是昨天有吧友问,你既然如此看好$云铝股份(SZ000807)$ ,那为何仓位中等,且没有把云铝配满?我觉得是个好问题,顺着也写写自己这点“浅薄”的仓位观。
一、仓位观不是必须的,但对资金的整体规划是必须的
我有仓位观也就22年以后的事,之前资金体量不足,做票也是优中选优,寻找大小逻辑最通顺的那个单调,且会动用杠杆。这样的好处是如果看对了,收益率会非常高;但同样风险也很高,看错了就会面临-30%甚至更多,得看个人的承受能力的止损原则。
所以这个时候,其实更应该做的是自己的总资金盘子规划:我有多少资金?有多少是日常家用?有多少用于非必选消费?有多少是应急储备?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总有需要花钱的。
规划完后,最好的效果是能做到股票账户的资金在较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他用,这笔钱都没了也不影响家庭和工作,不然的话,在工作生活中的遭遇和在股市里的起伏会互相影响,股票的下跌会导致工作生活上也有负面情绪,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顺会左右你炒股的决策,两方面可能都做不好。
二、仓位的高低主要根据大的形势而不是个股机会
这里大的形势主要包括经济周期、市场的点位和估值水平,有时会包括个人的身体状态,行业和个股的基本面不在此列。
大A的市场,同涨同跌的时候多,因为受政策和经济的影响,不是说就没有结构性的机会,而是这种结构性的机会非常难把握,要求看得准、看得早还得买的时间好,缺一都不可,这种例子很多,就不列举了。
1、经济:政策见底初期,经济逐步复苏奔向繁荣,常见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积极、企业盈利改善,这是加大仓位的黄金时期,多关注GDP、CPI、PMI数据,以及全球央行(如美联储、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报告和动向;经济转向繁荣后期与滞涨期,先于市场缩表而缩表;经济下行,耐心等待市场见底和政策的明确信号。
2、市场和估值:市场普遍低估且情绪乐观,增量资金欲入场,指数站上关键均线如年线,盘面均线呈多头排列,先于市场扩表而扩表,可以拉满博取超额收益率;市场震荡,方向不明,缺乏主线,中等仓位等待机会;市场高估,应逐步降低仓位,兑现利润,将资金转向更安全的资产。这里的资产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现金等价物,A股有挺多的被历史证明过的“现金等价物”,大家可以多观察。
三、虽有仓位配置,但仍然“集中”持股
经济学中有个“普通人”假设,我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应该谦虚地将自己归类为普通人假设的,反正我自己是。我们不能掌握所有的信息,也不能预测精准趋势,我们没法永远理性判断,炒股就像是去参加一门极难功课的考试,答对得分,答错扣分。这时候,如果可以仅选择其中一部分来答,是不是应该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那几题,而不是所有题都尝试去猜一个?
所以个人持仓主持一般在3-4只,每只不超过1kw,目前水平和能力就只能覆盖到这个水平,多了顾不过来。虽有仓位管理,但持仓还是集中在几个个股,所以现金及等价物也是配资产的一部分,市场值得打满的时候并不多。
拉拉杂杂今天讲的有点多,也只是些个人经验,人人不同,大家各有各的本事。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