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0 08:27:30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中信建投爆猛料:2026年A股港股“新四牛”崛起,骨科、科技、消费全引爆!

  中信建投最新发布的2026年大类资产展望,正在引发市场广泛讨论。最引人关注的是,他们提出了A股和港股将延续“新四牛”逻辑——资金流入牛、科技创新牛、制度改革牛、消费升级牛。这一判断不仅勾勒出未来一年资本市场的主旋律,也透露出机构对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坚定信心。

  在具体资产配置上,中信建投认为债市依然具备配置价值。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周期的延续,长期增长中枢下移与“资产荒”格局未变,利率仍有下行空间,期限结构也有望进一步优化。汇率方面,人民币兑美元预计将保持温和升值态势。黄金则被定位为中长期投资机会,显示出机构对全球宏观不确定性仍存谨慎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展望并非泛泛而谈。从此前披露的行业观点来看,中信建投已在多个领域做出细致研判。比如在医药板块,他们明确提出中药行业库存正加速出清,年底有望迎来需求回暖;血制品和疫苗行业则依赖政策支持与研发突破,尤其是“十五五”期间浆站规划和疫苗出海将成为关键变量。而在骨科领域,集采带来的行业洗牌已接近尾声,国产厂商通过布局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数智化技术,正迎来业绩拐点。

  我尤其认同他们对骨科行业的判断。过去几年,集采确实压低了价格,但也倒逼国产企业从单一耗材向“设备+耗材”一体化模式升级。像爱康医疗、威高骨科这些公司,已经在COA大会上展示了成熟的智能手术系统,不再只是价格竞争者,而是技术引领者。更关键的是,老龄化趋势不可逆,骨科手术渗透率还有巨大提升空间,叠加出海战略逐步落地,这类企业的成长性远未结束。

  回到整体资产展望,“新四牛”的提法其实并不夸张。资金面上,当前确实存在流动性充裕与优质资产稀缺的矛盾;科技方面,无论是AI、半导体还是生物医药,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制度改革仍在推进,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到国企改革深化,都在释放红利;而消费升级虽有波折,但在医疗健康、国货品牌等领域依然清晰可见。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审慎。比如人民币温和升值的前提是外部环境稳定,若美国特朗普政府再度加征关税或推动强美元政策,汇率波动可能超预期。同样,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逻辑成立,但其回报更多依赖实际利率变化,短期内难言爆发。

  总的来说,中信建投这份展望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建立在对产业趋势和政策节奏的扎实研究之上。它提醒我们:2026年的机会不在普涨,而在结构。谁能在创新、整合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牛”的主角。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