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宁波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远洋”)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1亿元,同比增长1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2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21.03%。
三季度战略谋划优布局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在集装箱业务方面,近洋航线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重点推动东南亚航线航运服务持续提质升级。今年以来,已焕新两条泰越直达专线,新增泰越进口水果直达业务,为东南亚热带水果打通直抵浙北地区消费市场的“海上快车道”。此外,成功开通公司首条“宁波—温州—马尼拉”自营直航快线,搭建起浙江沿海直连菲律宾核心港口的“黄金水道”,进一步完善区域航线网络。此外,不断强化内贸服务效能,重点推进相关航线运价体系优化。积极聚焦市场开拓,持续推进内支运力加密工作。截至目前,宁波远洋航线总数已超40条,构建起一个辐射广泛、连接紧密的内支内贸和近洋跨洋航线网络体系。
在散货业务方面,今年三季度,宁波远洋取得又一突破。旗下“新明州27”轮顺利靠泊西非尼日利亚拉各斯港阿帕帕港区,标志着宁波远洋首条西非航线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为宁波远洋深耕西非市场、拓展全球航线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其服务国家战略、开拓新兴市场的决心与能力。
深化绿色船队建设低碳航运获国际认可
近年来,宁波远洋始终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船队规划、建设与运营全过程,从绿色船舶、节能减碳、能耗管理及生态保护等多个维度,持续推动船队向“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节能化”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宁波远洋已拥有绿色节能船舶29艘,占其自有船舶总数的54.7%,绿色船队建设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远洋正在推进实施的“740标准箱纯电动集装箱海船”项目已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并作为宁波舟山港多源融合全场景绿色低碳港航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获批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项目”。
2025年9月下旬,宁波远洋740标准箱纯电动海船首制船在江西江新造船厂顺利下水,意味着国内首艘纯电动海船的船体建造与核心动力系统搭载已全面完成。
2025年以来,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国际航运市场呈现阶段性波动。在此背景下,宁波远洋积极应对挑战,持续夯实航运主业,拓展全球航线网络布局,并加速推进绿色智能船队建设,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步提升和净利润的有效增长,凭借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入选了2025浙商ESG大会颁布的“2025浙商ESG经典100”榜单。展望未来,宁波远洋将继续秉持战略定力,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朝着实现“亚洲领先的区域物流服务商”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