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终于出手了!这家全球光伏龙头正式宣布进军储能赛道,拟通过股权收购、增资及表决权委托方式,拿下精控能源约61.9998%的表决权,实现对其单独控制。这一动作不仅补齐了其在“光储一体化”布局中的关键拼图,更在当日午后直接引爆股价跳涨近8%,市场反应极为热烈。
为何是现在?破局周期压力的必然选择
我们观察到,隆基此举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应对行业困境的战略突围。当前光伏行业仍处周期低谷,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企业普遍承压。隆基绿能已连续八个季度亏损,尽管今年三季度亏损收窄,但归母净利润仍为-8.34亿元。在组件出货前四的企业中,隆基是唯一此前未布局储能的巨头,转型需求尤为迫切。
事实上,公司高层早已释放信号。CTO李振国多次强调“光伏+储能”是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董事长钟宝申也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正积极评估光储融合机遇。此次收购精控能源,正是将战略构想落地的关键一步,意在打造继氢能之后更具现实增长潜力的“第二曲线”。
为何是精控?技术协同与全球化能力的双重加持
精控能源并非普通标的。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聚焦智慧储能系统、动力电源和氢燃料三大领域,连续多年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Tier 1一级储能厂商,全球并网量超10GWh,自有产能达31GWh,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技术实力:自研全球首创的IPCP电源管理系统、1500V高压液冷储能系统、5S高集成度方案,并累计申请专利350余项。其“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模式,与隆基一贯坚持的技术驱动理念高度契合。此外,精控已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多地落地项目,全球化渠道成熟,这将极大加速隆基储能业务的海外拓展。
挑战与前景:从“单打冠军”到“双轮驱动”的跨越
当然,储能赛道早已群雄逐鹿。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阳光电源等均在大力投入,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光伏早期。隆基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快速整合资源,形成协同效应,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但从积极角度看,隆基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全球客户网络以及BC组件等高端产品溢价能力,若能实现光伏与储能系统的深度耦合优化,有望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正如业内所言,“去国外很多地方,没有储能,光伏根本卖不动”,市场需求明确,关键在于执行。
目前交易细节尚未完全披露,最终成效还需观察后续整合进展。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隆基入局,全球储能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变局。